电导率仪检定规程

[2011/12/27]

  电导率仪作为我国法定的强制检定仪器,其检定依据是JJG376-2007《电导率仪检定规程》(简称新规程),该规程是在JJG376-1985《电导仪(试行)检定规程》(简称旧规程)的基础上修订完成的。根据当前电导率仪的发展趋势,新规程进行了相应改动,更加接近国际标准,增加了某些检定项目,提供了可以选择的检定方法,拓宽了规程覆盖范围。笔者结合近年来执行新规程的经验,对新旧规程进行对比探讨。

  1新旧规程称谓不同

  (1)新规程名称是“电导率仪”,旧规程名为电导仪。对于电解质溶液来讲,“电导”没有意义,而电导率则是用数字表示水溶液传导电流的能力。因此电导率仪测量结果(仪器示值)是“电导率”而非“电导”。

  (2)新旧规程把仪器的检定都划分为两部分,但称谓不同。旧规程把仪器部分的检定称为“电计检定”,而新规程则把仪器部分的检定称为“电子单元检定”。

  (3)新规程中的符号与国际通用符号一致,将旧规程中的电导池常数J改为Kcell。

  (4)旧规程中的“电计”和“电导池”在新规程中分别用“电子单元”和“传感器单元”代替。

  2新规程扩大了适用范围

  随着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电导率仪在国内的使用状况有了非常大的变化,仪器的生产厂家和型号日益丰富,除国产的电导率仪外,外国品牌的电导率仪也越来越多。除了使用经典的两电极电导池外,三电极,尤其是四电极电导池技术也在大量应用。新规程增加了四电极电导池的电导率仪电子单元检定接线示意图,给检定工作者的检定工作带来了方便。

  3检定项目的设置和检定方法的改变

  (1)鉴于温度对电导率测量的影响,新规程改进了“温度系数示值误差”的检定方法。

  其检定方法选中量程上的任一标准电导Gs(如100μs)将常数调节器置于KcellR=1.00cm-1,将温度示值调节为仪器规定的参考温度TR=25.0℃,读取仪器测量值为kMR;置温度系数α为2.00%℃-1,调节仪器温度旋钮,使温度示值T=15.0℃,读取电导率仪测量值kMV,按公式①计算15.0℃时温度系数的示值误差;然后使温度示值T=35.0℃,读取电导率仪测量值kMV,按公式①计算35.0℃时温度系数的示值误差。

  按照以上方法置温度系数α为1.50%℃-1,读取15.0℃和35.0℃电导率仪测量值kMV,按公式①计算相应温度下的温度系数示值误差。置温度系数α为2.50%℃-1,分别读取15.0℃和35.0℃电导率仪测量值kMV,按公式①分别计算相应温度下的温度系数示值误差。取最大示值误差作为仪器温度系数示值误差。

  (2)改进了“电导池常数示值误差”的检定方法”用参考条件下(一般指25.0℃)的测量值代替标准值作为参考值,避免了电子单元固有不确定度的重复引入。

  电导池常数调节功能和温度补偿功能的评价采用绝对示值误差。旧规程中之所以用计算电计引用误差,是因为当电导池常数设为1.00cm-1,电导率示值在数值上等于电导,但如此表述容易引起概念上的混淆。同时,如此表述限制了规程的适用范围,因为有些电导池常数是0.1cm-1,10cm-1或5.0cm-1等等。

  (3)改变了电子单元重复性的判定方式,通过对中量程的某点进行重复测量6次,用单次测量的标准偏差与相应量程上限的比值表征仪器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具体方法:对(0-200)μs/cm中的100μs/cm点连续测量6次,按公式②计算:

  (4)在仪器配套检定中,新规程使用两种标准溶液对电导池常数进行校准,然后把校准后的电导池常数代入被检仪器中,再进行相应的仪器配套检定。旧规程要求采用一种标准溶液校准得到电导池常数,这样可能产生较大的测量不确定度,所以新规程将使用两种标准溶液校准得到的电导池常数的平均值作为电导池常数。

  4仪器级别划分有所区别

  新规程舍弃了用最小分度占满量程的引用误差划分仪器级别的方法,主要以各检定项目示值误差符合相应检定项目允许误差确定仪器级别。旧规程把仪器级别划分为8级,新规程把仪器级别仍划分为8级,但与旧规程相比,减少了5.0级的级别,新增加了2.5级的级别。

  此外,新规程针对新增加的检定项目,要求具备恒温设备和标准温度计,以作为检定用基本设备。

  总之,《电导率仪检定规程》能够应对电导率仪的发展现状,满足了电导率仪不断增加的计量检定需求,为计量检定工作者提供了可靠的检定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