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分析方法

[2012/11/6]

  荧光学分析法是利用待测定组分所显示出的吸收光谱或发射光谱,既包括原子光谱也包括分子光谱。利用被测定组分中的分子所产生的吸收光谱的分析方法,即通常所说的可见与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利用其发射光谱的分析方法,常见的有荧光光度法。利用被测定组分中的原子吸收光谱的分析方法,即原子吸收法;利用被测定组分的发射光谱的分析方法,包括发射光谱分析法、原子荧光法、X射线原子荧光法、质子荧光法等。

  荧光分析法

  当紫外光照射到某些物质的时候,这些物质会发射出各种颜色和不同强度的可见光,而当紫外光停止照射时,这种光线也随之很快地消失,这种光线称为荧光。

  第一次记录荧光现象的是16世纪西班牙的内科医生和植物学家N.Monardes,1575年他提到在含有一种称为“LignumNephriticum”的木头切片的水溶液中,呈现了极为可爱的天蓝色,在17世纪,Boyle(1626—1691)和Newton(1624—1727)等著名科学家再次观察到荧光现象,倒置显微镜倒置显微镜倒置显微镜倒置显微镜。并且给予更详细的描述。尽管在17世纪和18世纪中还发现了其它一些发荧光的材料和溶液,然而在解释荧光现象方面却几乎没有什么进展。

  直到1852年Stokes在考察奎宁和叶绿素的荧光时,用分光计观察到其荧光的波长比入射光的波长稍为长些,才判明这种现象是这些物质在吸收光能后重新发射不同波长的光,而不是由光的漫射作用所引起的,从而导入了荧光是光发射的概念,他还由发荧光的矿物“萤石”推演而提出“荧光”这一术语。Stokes还对荧光强度与浓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描述了在高浓度时以及外来物质存在时的荧光猝灭现象。此外,他似乎还是第一个(1864年)提出应用荧光作为分析手段的人。

  1867年,Goppelsr—ouml;der)进行了历史上首次的荧光分析工作,应用铝—桑色素配合物的荧光进行铝的测定。1880年,Liebeman提出了最早的关于荧光与化学结构关系的经验法则,到19世纪末,人们已经知道了包括荧光素、曙红、多环芳烃等600种以上的荧光化合物。

  20世纪以来,荧光现象被研究得更多了。例如,1905年Wood发现了共振荧光;1914年Frank和Hertz利用电子冲击发光进行定量研究;1922年Frank和Cario发现了增感荧光;1924年Wawillous进行了荧光产率的绝对测定;1926年Gaviola进行了荧光寿命的直接测定等等。

  荧光分析方法的发展,与仪器应用的发展是分不开的。19世纪以前,荧光的观察是靠肉眼进行的,直到1928年,才由Jette和West提出了第一台光电荧光计。早期的光荧光显微镜荧光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电荧光计的灵敏度是有限的,1939年Zworykin和Rajchman发明光电倍增管以后,在增加灵敏度和容许使用分辨率更高的单色器等方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1943年Dutton和Bailey提出了一种荧光光谱的手工校正步骤,1948年由Studer推出了第一台自动光谱校正装置,到1952年才出现商品化的校正光谱仪器。

  近十几年来,在其它学科迅速发展的影响下,随着激光、微处理机和电子学的新成就等一些新的科学技术的引入,大大推动了荧光分析法在理论方面的进展,促进了诸如同步荧光测定、导数荧光测定、时间分辨荧光测定、相分辨荧光测定、荧光偏振测定、荧光免疫测定、低温荧光测定、荧光显微镜荧光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固体表面荧光测定、荧光反应速率法、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和荧光光纤化学传感器等荧光分析方面的某些新方法、新技术的发展,并且相应地加速了各式各样新型的荧光分析仪器的问世,使荧光分析法不断朝着高效、痕量、微观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和选择性日益提高,方法的应用范围大大扩展,遍及于工业、农业、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公安情报和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中。

  如今,荧光分析法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重要且有效的光谱化学分析手段。在我国,50年代初期仅有极少数的分析化学工作者从事荧光分析方面的研究工作,但到了70年代后期,荧光分析法已引起国内分析界的广泛重视,在全国众多的分析化学工作者中,已逐步形成一支从事这一领域工作的队伍偏光显微镜偏光显微镜近年来,国内发表的有关荧光分析方面的论文数量增长较快,所涉及的内容也已从经典的荧光分析法逐步扩展到新近发展起来的一些新方法和新技术,在仪器应用方面也陆续有几种类型的国产的荧光分析光度计问世,为这一分析方法的发展和普及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