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原理介绍

[2012/11/13]

  土壤样品的采集是进行土壤理论分析的前提,是确保土壤分析结果是否有效的先决条件。采样的最基本原理是代表性地块和代表性土壤的选择。

  1.1 原理

  分析目的不同,采集土样的部位有差别。最常见的是耕作层多点混合样的采集和剖面柱状混合样的采集。耕作层多点混合样的采集是为了分析植物生长期内土壤耕层中养分的动态变化和供求状况,从而取 0—20cm 的样品,多点表示 5—20 个点,用 S 形或梅花形在肥力均一的同类地点取样。剖面柱状混合样多是为了研究土壤剖面特征时取,可以通过测定剖面各层的理化性质,作为土壤分类的依据,也可以作为果树等深根系作物施肥的参考依据。

  1.2 方法

  耕层混合样先选取肥力均一的地块 ( 可大可小 ) ,按 S 形布点,每点先用锹挖 20cm ,弃去,然后沿坑纵向取一薄层,多点混合到一起;或者用土钻多点取,混匀,用四分法弃去多余部分,留 500—1000 克作分析用。剖面样需先挖剖面,规格为 1m x 1m x 1.5m ,观察剖面形态要素后,根据剖面层次,每层从上到下削出一个土样,然后全部取下装入袋中。有时,同时在剖面上用环刀取原状土样,每层 3—4 点重复,带回实验室测定其容重、田间持水量及饱和含水量,计算孔隙度,评价其肥力性能。上述两种样品采集后,必须同时写两个标签,装样袋内外各一个标签,注明地点、层次厚度、天气、时间、采集人等。

  1.3 土壤样品的处理

  由田间取回的土样,必须摊开,风干,拣去根系及残枝落叶,避免暴晒。风干后的样品全部用木棍或瓶子辗碎,全部过 1-2mm 筛,取 2/3 装于磨口瓶中,用于分析速效性养分及交换性能、 pH 、盐分含量等; 1/3 再全部辗磨,过 0.25mm 筛,装于磨口瓶中,用于分析有机质、全氮等。同时,一定要贴上标签,注明地点,层次深度、筛径、时间,人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