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费休试剂的原理及配制方法

[2013/3/22]

  众所周知,卡尔费休法是测定各种物质中微量水分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自从1935年由卡尔费休提出后,一直采用I2、SO2、吡啶、无水CH3OH(含水量在0.05%以下)配制而成,并且国际标准化组织把这个方法定为国际标准测微量水分,我们国家也把这个方法定为国家标准测微量水分。

  1、原理:

  在水存在时,即样品中的水与卡尔费休试剂中的SO2与I2产生氧化还原反应。

  I2 SO2 2H2O → 2HI H2SO4

  但这个反应是个可逆反应,当硫酸浓度达到0.05%以上时,即能发生逆反应。如果我们让反应按照一个正方向进行,需要加入适当的碱性物质以中和反应过程中生成的酸。经实验证明,在体系中加入吡啶,这样就可使反应向右进行。

  3 C5H5N H2O I2 SO2 → 2氢碘酸吡啶 硫酸酐吡啶

  生成硫酸酐吡啶不稳定,能与水发生反应,消耗一部分水而干扰测定,为了使它稳定,我们可加无水甲醇。

  硫酸酐吡啶 CH3OH(无水)→ 甲基硫酸吡啶

  我们把这上面三步反应写成总反应式为:

  I2 SO2 H2O 3吡啶 CH3OH 2氢碘酸吡啶 甲基硫酸吡啶

  从反应式可以看出1mol水需要1mol碘,1mol二氧化硫和3mol吡啶及1mol甲醇而产生2mol氢碘酸吡啶、1mol甲基硫酸吡啶。这是理论上的数据,但实际上,SO2、吡啶、CH3OH的用量都是过量的,反应完毕后多余的游离碘呈现红棕色,即可确定为到达终点。

  I2︰SO2︰C5H5N = 1︰3︰10

  2、卡尔费休试剂的配制与标定

  若以甲醇作溶剂,则试剂中I2、SO2、C5H5N(含水量在0.05%以下)三者的克分子数比例为

  I2︰SO2︰C5H5N = 1︰3︰10

  这种试剂有效浓度取决于碘的浓度。新配制的试剂其有效浓度不断降低,其原因是由于试剂中各组分本身也含有一些水分,但试剂浓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一些副反应引起的,较高消耗了一部分碘。

  这也说明了配制这种试剂要单独配,分甲乙两种试剂并且分别贮存,临用时再混合,而且要标定。

  甲液 I2的CH3OH溶液

  乙液 SO2的CH3OH吡啶溶液

  这种方法对试剂要求严格,要求甲醇、吡啶都是无水的,并且要求有KF水分测定仪(上海化工研究所制)

  配制:

  称85gI2→于干燥的有塞棕色烧瓶中→加670ml无水CH3OH→塞上瓶塞→振摇使I2全部溶解→加270ml吡啶→混匀→于冰水浴冷却→通干燥的SO2气体60g→塞上瓶塞→于暗处24小时后标定使用

  标定:

  先加50ml无水甲醇→于反应器中→接通电源→启动电磁搅拌器→用KF试剂滴入甲醇中使甲醇中尚残留的痕量水分与试剂达到终点(即指针到达一定刻度,不记录KF试剂用量)→保持一分钟→用10μl注射器从反应器加料口注入10μl蒸馏水(相当于0.01g水)→电流表指针接近零点→用KF试剂滴定到原定终点→记录

  F =G*100/V

  F —— KF试剂的水当量(mg/ml)

  V —— KF滴定消耗试剂的体积(ml)

  G —— 水的重量(g)

  3、步骤

  对于固体样,如糖果必须预先粉碎,称0.30~0.50g样于称样瓶中

  取50 ml甲醇 → 于反应器中,所加甲醇要能淹没电极,用KF试剂滴定50 ml甲醇中痕量水 → 滴至指针与标定时相当并且保持1min不变时 → 打开加料口 → 将称好的试样立即加入 → 塞上皮塞 → 搅拌 → 用KF试剂滴至终点保持1min不变 → 记录

  计算:

  水分=FV/W

  F —— KF试剂的水当量(mg/ml)

  V —— 滴定所消耗的卡尔费休试剂(ml)

  W —— 样品重量(g)

  注:① 此法适用于食品中糖果、巧克力、油脂、乳糖和脱水果蔬类等样品;

  ② 样品中有强还原性物料,包括维生素C的样品不能测定;

  ③ 卡尔费休法不仅可测得样品中的自由水,而且可测出结合水,即此法测得结果更客观地反映出样品中总水分含量。

  ④ 固体样品细度以40目为宜,最好用粉碎机而不用研磨,防止水分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