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抗体染色三大基础方法

[2013/10/10]

  一、直接染色法

  将标记的特异荧光抗体直接加在抗原标本上,经一定温度和时间的染色,洗去未参加反应的多余荧光抗体,在荧光显微镜下便可见到被检抗原与荧光抗体形成的特异性结合物而发出的荧光。直接染色法的优点是:特异性高,操作简便,比较快速。缺点是:一种标记抗体只能检查一种抗原,敏感性较差。直接法应设阴、阳性标本对照,抑制试验对照。

  二、间接染色法

  如果检查未知抗原,先用已知未标记的特异抗体(第一抗体)与抗原标本进行反应,作用一定时间后,洗去未反应的抗体,再用标记的抗抗体即抗球蛋白抗体(第二抗体)与抗原标本反应,如果第一步中的抗原抗体互相发生了反应,则抗体被固定或与荧光素标记的抗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抗抗体复合物,再洗去未反应的标记抗抗体,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荧光。在间接染色法中,第一步使用的未用荧光素标记的抗体起着双重作用,对抗原来说起抗体的作用,对第二步的抗抗体又起抗原作用。如果检查未知抗体则抗原标本为已知的待检血清为第一抗体,基他步骤和检查抗原相同。由于免疫球蛋白有种属特异性,因此标记的抗球蛋白抗体必须用第一抗体同种的动物血清球蛋白免疫其他动物来制备。

  间接染色法的优点是既能检查未知抗原,也能检查求知抗体;用一种标记的抗球蛋白抗体,能与在种属上相同的所有动物的抗体结合,检查各种未知抗原或抗体,敏感性高。缺点是:由于参加反应的因素较多,受干扰的可能性也较大,判定结果有时较难,操作繁琐,对照较多,时间长。间接法应设阴、阳性标本对照,还应设有中间层对照(即中间层加阴性血清代替阳性血清)。

  三、荧光抗体染色抗补体染色法

  抗补体染色法简称补体法,是间接染色法的一种改良法,首先由Goldwasser等建立。本法利用补体结合反应的原理,用荧光素标记抗补体抗体,鉴定未知抗原或未知抗体(待检血清)。染色程序也分二步:先将未标记的抗体和补体加在抗原标本上,使其发生反应,水洗,然后再加标记的抗补体抗体。如果第一步中抗原抗体发生反应,形成复合物,则补体便被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第二步加入的荧光素标记的抗补体抗体便与补体发生特异性反应,使之形成抗原-抗体-补体-抗补体抗体复合物,发出荧光。

  抗补体染色法具有和间接法相同的优点,此外,还有其独特的优点:即只需要一种标记抗补体抗体,便能检测各种抗原-抗体系统。因为补体的作用没有特异性,它可以与任何哺乳动物的抗原-抗体系统发生反应。它的缺点是参与反应的成分多,染色程序较复杂,比较麻烦。

  除上述三种方法外,还有在此基础上演变出的一些方法,如双层法、夹心法、混合法、三层法、抗体-抗补体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