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污染处理工艺

[2014/12/12]

  前言

  电镀是利用化学和电化学方法在金属或在其它材料表面镀上各种金属。电镀技术广泛应用于机器制造、轻工、电子等行业。

  电镀废水的成分非常复杂,除含氰(CN-)废水和酸碱废水外,重金属废水是电镀业潜在危害性极大的废水类别。根据重金属废水中所含重金属元素进行分类,一般可以分为含铬(Cr)废水、含镍(Ni)废水、含镉(Cd)废水、含铜(Cu)废水、含锌(Zn)废水、含金(Au)废水、含银(Ag)废水等。电镀废水的治理在国内外普遍受到重视,研制出多种治理技术,通过将有毒治理为无毒、有害转化为无害、回收贵重金属、水循环使用等措施消除和减少重金属的排放量。随着电镀工业的快速发展和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目前,电镀废水治理已开始进入清洁生产工艺、总量控制和循环经济整合阶段,资源回收利用和闭路循环是发展的主流方向。

  1、电镀重金属废水治理技术的现状

  针对我国家目前电镀行业废水的处理现状的统计和调查,广泛采用的主要有7不同分类的方法:

  (1)化学沉淀法,又分为中和沉淀法和硫化物沉淀法。

  (2)氧化还原处理,分为化学还原法、铁氧体法和电解法。

  (3)溶剂萃取分离法。

  (4)吸附法。

  (5)膜分离技术。

  (6)离子交换法。

  (7)生物处理技术,包括生物絮凝法、生物吸附法、生物化学法、植物修复法。但目前都存在一定的弊端或严重的不合理性。

  2、传统电镀废水处理方法的弊端

  目前电镀废水的处理方法一般采用物化法之分流—综合两段处理。前段处理多分三支水:铬水、氰水和综合水(铜镍锌水)。铬水用还原剂使之变价还原,氰水用两级氧化破氰,铜镍锌水直接与前两股水汇合而成为综合水。后段处理综合水,基本上是用碱(烧碱或石灰)、聚合氯化铝(PAC)和有机絮凝剂(PAM),具体操作是:把综合水的pH值提到10~13,碱浓度大而迫使碱与重金属的反应向生成氢氧化物的方向进行。由于pH>9,排放口又得用酸中和使pH值降到9以下。

  上述乃传统的处理工艺,存在许多严重的理论与实践上的错误:

  1、前处理三支污水的划分,不符合生产实际,因为不论那支水中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只不过是铬水以铬为主、氰水以氰为主、铜镍锌三合水以3元素居多。这些实际情况,我们是在废水处理的实践中发现的,几乎所有企业的电镀废水都是如此。我们询问过电镀厂的有关人员,其实他们能把这一现象的成因说得非常清楚,奇怪的是污水管理部门竟把分流—综合两段处理作为不能违反的规范性模式。由于第二段处理的污水中各种污染物都存在,怎么可能用简单的处理药剂和方法就可使终端水达标排放呢?

  2、许多专门论述中都会提到,氰水要分开处理是因为氰在酸液中会生成毒性极强的HCN(氰酸),它的挥发势必造成人的中毒。这在理论上是成立的,确实要十分注意。不过,我们发现多数氰水本身就是pH

  3.4.2 流程说明

  从车间出来的各种类型的废水在同一调节池进行混合调节,然后泵入反应池,加入稀释或固体的NMSTA天然矿物污水治理剂(药剂本身具有还原六价铬和破氰作用,一般浓度低的铬水不需再加还原剂)反应,加入BC矿粉(一部分起中和作用,可以节约大部分的碱,另外有去除重金属的作用)反应,可将废水的pH调节到5~6,该阶段一般要求不少于20min,用碱将废水的pH调节到8.5~9,同时加入漂白水等氧化剂破氰,最后经沉淀池沉淀后排放。

  4 、结论

  经过长时间来的研究和实践,以及对理论上的探讨,结合目前的实际,我们在对各种工艺进行完全的比较(包括药剂的性价比、工程建设的投资、运营及管理等)之后,认为采用CZB矿物法处理电镀可以保证出水的水质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该工艺目前已在多家电镀厂实施和稳定运行,还在研究和不断的完善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