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
实验室仪器
按功能分按专业实验室分
- 化学合成
- 乳品类检测专用仪器
- 细胞工程类
- 种子检测专用仪器
- 病理设备
- 1. 乳品类检测专用仪器
- 1. 种子检测专用仪器
- 层析设备
- 动物实验设备
- 粮油检测
- 生物类基础仪器
- 植物土壤检测
- 1. 电泳(电源)仪、电泳槽
- 2. 分子杂交
- 3. 基因工程
- 4. PCR仪
- 5. 紫外仪、凝胶成像系统
- 药物检测分析
- 地质
- 纺织
- 分析仪器
- 农产品质量监测
- 1. 农药残毒快速检测仪
- 2. 农产品检测试纸
- 3. 农产品检测试药片
- 4. 土壤、化肥快速检测仪
- 5. 种子外观品质分析仪
- 水产品质量安全
- 水产技术推广
- 水生动物防疫
- 食品检测实验室
-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1. 快速检测试剂盒
- 2. 肉类检测仪器
- 3. 食品安全快速分析仪
- 4. 食品安全检测箱
- 5. 食品检测仪器配套设备
- 6. 食品安全检测仪器
- 7. 三十合一食品安全检测仪
- 8. 相关配置、配件
- 供水、水文监测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热销品牌 - 工业仪器
- 户外仪器
- 环境监测
- 便携式仪器
- 在线式仪器
中国石油环境不安全性的忧虑
[2012/2/11]
国家发展改革委通知,从2月8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提高300元,测算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全国平均)每升分别提高0.22元和0.26元。
乐观主义者对上调油价有独特解读:能够上调油价,说明即将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扩展到50以上证明中国经济开始软着陆,而CPI则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上调油价的当天,A股市场能源板块上涨,提振了股市信心。
上调油价利弊没有结论,在石油垄断巨头成本、收益难以厘清的情况下,不可能通过市场核算的方式得出明确结论。因此,只能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有利于中国能源安全、有利于中国打破石油垄断之结的定价模式,就是好模式。
一次次温水煮青蛙式的油价上调,无法提升中国的能源安全,破解国内的石油垄断,显而易见的好处是提升了石油垄断溢价。
中国的能源安全不等同于石油巨头的收益,否则,屡屡成为中国最赚钱公司的石油巨头,应该解决了大部分的中国的石油安全难题。现实是,国内战略与商业石油的储备量不够,民间的储油罐空置多年,形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我国有收益最稳定、最赚钱的石油公司,却没有石油定价权;从全球复杂的政治外交形势看,中国在中东地区的石油安全难以得到保障。低效的企业与能源定价权旁落,是制造大国的安全噩梦。
此次上调油价说明我国一季度的通胀率不高。高盛曾经估算,成品油在CPI中所占的权重只有0.5%左右。因此,汽油价格上涨26%对CPI的净影响为0.13%左右。而交通银行研究团队认为,“据测算,当国际油价从每桶90-100美元上升到120美元时,国内PPI将在原有基础上增加1.5-2个百分点,而如果国际油价突破每桶200美元,国内PPI同比在原有基础上将会上行3-3.5个百分点,综合预计,2012年全年PPI的同比涨幅将达到1.5%-2.5%”。从中国的CPI构成看,这一说法没有错,PPI也在可能接受的范围之内。
上述只是短周期现象,从长周期来看,油价上升对制造大国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视。上世纪70年代,美国陷入长达8年的滞胀周期,根本原因是油价上升,企业难以应对成本上升与货币贬值的压力,绝大部分处于亏损状态。1973到1974年,油价上升200%,从1979年到1981年,油价上升100%。这个漫长的衰退周期以美元与黄金脱钩、汇率浮动、里根新政、连续加息等严厉的综合经济措施,才宣告结束。
目前中东的地缘政治复杂性不在上世纪70年代之下,有可能形成中东石油危机。从次贷危机以来,虽然经济紧缩、债务危机此起彼伏,油价却在多数时间里居高不下,目前仍在每桶100美元左右徘徊,这对于不掌握原油定价权的制造大国是巨大的打击。叙利亚伊朗,是中国绕不过去的难题。
要在全球经济与外交的博弈中掌握主动,依靠的是大型油企的效率,创新的技术,节能的经济运行体系,以及在虚拟经济领域的能源定价权。任何时候,垄断溢价都只会动摇而不是增加中国的能源安全砝码。
乐观主义者对上调油价有独特解读:能够上调油价,说明即将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扩展到50以上证明中国经济开始软着陆,而CPI则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上调油价的当天,A股市场能源板块上涨,提振了股市信心。
上调油价利弊没有结论,在石油垄断巨头成本、收益难以厘清的情况下,不可能通过市场核算的方式得出明确结论。因此,只能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有利于中国能源安全、有利于中国打破石油垄断之结的定价模式,就是好模式。
一次次温水煮青蛙式的油价上调,无法提升中国的能源安全,破解国内的石油垄断,显而易见的好处是提升了石油垄断溢价。
中国的能源安全不等同于石油巨头的收益,否则,屡屡成为中国最赚钱公司的石油巨头,应该解决了大部分的中国的石油安全难题。现实是,国内战略与商业石油的储备量不够,民间的储油罐空置多年,形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我国有收益最稳定、最赚钱的石油公司,却没有石油定价权;从全球复杂的政治外交形势看,中国在中东地区的石油安全难以得到保障。低效的企业与能源定价权旁落,是制造大国的安全噩梦。
此次上调油价说明我国一季度的通胀率不高。高盛曾经估算,成品油在CPI中所占的权重只有0.5%左右。因此,汽油价格上涨26%对CPI的净影响为0.13%左右。而交通银行研究团队认为,“据测算,当国际油价从每桶90-100美元上升到120美元时,国内PPI将在原有基础上增加1.5-2个百分点,而如果国际油价突破每桶200美元,国内PPI同比在原有基础上将会上行3-3.5个百分点,综合预计,2012年全年PPI的同比涨幅将达到1.5%-2.5%”。从中国的CPI构成看,这一说法没有错,PPI也在可能接受的范围之内。
上述只是短周期现象,从长周期来看,油价上升对制造大国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视。上世纪70年代,美国陷入长达8年的滞胀周期,根本原因是油价上升,企业难以应对成本上升与货币贬值的压力,绝大部分处于亏损状态。1973到1974年,油价上升200%,从1979年到1981年,油价上升100%。这个漫长的衰退周期以美元与黄金脱钩、汇率浮动、里根新政、连续加息等严厉的综合经济措施,才宣告结束。
目前中东的地缘政治复杂性不在上世纪70年代之下,有可能形成中东石油危机。从次贷危机以来,虽然经济紧缩、债务危机此起彼伏,油价却在多数时间里居高不下,目前仍在每桶100美元左右徘徊,这对于不掌握原油定价权的制造大国是巨大的打击。叙利亚伊朗,是中国绕不过去的难题。
要在全球经济与外交的博弈中掌握主动,依靠的是大型油企的效率,创新的技术,节能的经济运行体系,以及在虚拟经济领域的能源定价权。任何时候,垄断溢价都只会动摇而不是增加中国的能源安全砝码。
上一篇:煤质分析仪器产业化发展的方向
下一篇:食品营养标签国家标准明年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