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仪器在广州水土不服 超标数可能测低了

[2012/4/25]

  广州蓝天行动小组前日发布《广州市大学生对的关注程度调查》的结果,967名大学中多半不知道PM2.5是什么。昨日广州市环保局副局长杨柳现身大学城,讲述PM2.5相关知识,并透露此前预估的广州PM2.5超标天数可能偏低。

  昨日下午,杨柳讲述了广州率先公布细颗粒物PM2.5的政策始末。而根据此前广州市环保局的研究性数据,套用新标准测算出广州去年的P M2 .5超标天数为22天,PM 2.5的年平均浓度数值为41微克/立方米。这一数据一直受到怀疑。

  杨柳表示,由于南方的气候高温、高湿,美国通过认证的仪器出现“水土不服”问题,而国家正在测试、比对,今后将会解决该问题,对仪器加装补偿装置。

  “一旦国家的新标准下来,加上补偿的话,可能浓度值会增加15%-20%,这样算下来,超过的天数不是22天,可能是42天到52天之间。”事实上,在最近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杨柳也透露了这个消息。

  演讲结束后,杨柳还向到场的记者透露了环境监测与预警中心工程的进展。杨柳表示,该工程是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今年推进的重点项目之一。现在已在大学城选好一块地,有望在今年动工,将尽快在“十二五”期间建成。

  杨柳介绍,环境监测与预警中心的预警工作会对未来的环境质量状况作出预报,也会提供应对措施。杨柳说:“如果发现对市民有危害的情况,政府将有责任提前提醒市民做好相关的应对工作。但是据我所知,广州市到目前为止没有必要去采取临时的措施,远远没有这种需要。”

  至于达到多少才有需要采取应急措施,杨柳说,国家有相关的规范要求,不同的地方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去编制应对措施,广州的目前仍在编制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