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儿童“铅超标” 检测结果引质疑

[2012/7/12]

  铅是一种具有神经毒性的重金属元素,在人体内无任何生理功用,铅在体内的量超过一定水平就会对健康引起损害。

  血铅超标是指血液中铅元素的含量,超过了血液铅含量的正常值。它会引起机体的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的一系列异常表现,影响人体的正常机能。儿童由于代谢和发育方面的特点,对铅毒性特别敏感。

  数十儿童“铅超标”引恐慌

  今年6月初,吉安市青原区富滩镇富滩村村民曾素英发现7岁的儿子喉咙不舒服,前去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就诊,检测发现小孩血铅含量为117微克每升,高于儿童正常血铅含量的最大值100微克每升。与医生交流后,曾素英怀疑儿子的血铅超标跟富滩工业园污染有关。

  此后,园区村民陆续带小孩前往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检查,结果显示有十多个小孩存在血铅超标。

  富滩村村民梁群华说,前几年自己一直带着儿子在外面打工,每年都会做体检验血,从未发现铅超标,为何在家生活不到两年,就突然检出铅超标?

  富滩村村民郭辉垣说,工业园区没有开工时,住在这里相当好,山清水秀空气相当新鲜的。但园区里的工厂开工后,空气差、噪音大,一些工厂散发出的气味令人闻了头晕,睡觉都睡不着。

  二次检测“铅正常”引质疑

  富滩工业园位于吉安市青原区东南面富滩镇境内,距市中心城区15公里,自2000年开始开发建设,目前园区内有30多家企业,其中包括不少重污染的铜业、化工和造纸等企业,并没有直接涉铅的企业。

  中共江西吉安市委办公室7月6日称,得知“数十名儿童血铅超标”这一情况后,吉安市、青原区两级党委、政府迅速反应,第一时间组织开展调查、处理工作。

  7月3日,当地政府组织吉安市妇幼保健医院对村民反映的“铅超标”儿童以及富滩工业园周边其他儿童进行免费抽血检验,并安排专家现场面对面回答群众提出的铅超标防治等问题。截至7日,已对205名儿童进行抽血检验,其中203人血铅含量在100微克每升的正常值内,仅2人为轻微超标,当地官方公布了血铅检测结果。

  前后两次检测结果竟然大相径庭,这引起了村民的质疑。

  对此,吉安市卫生局副局长刘忠开表示,两次检测结果不同可能是抽血位置和检测方法差异导致的: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化验抽的血是末梢血,即在指头上抽血化验,检测方法是传统的电极法;而吉安市妇幼保健医院是在胳膊上抽的静脉血,检测方法是原子吸收光谱法。吉安市妇幼保健医院检验科林红说,就目前的技术而言,第二种抽血方法和检测手段比第一种要更科学,仪器也更先进。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现今医学上检测血铅的先进方法,具有选择性强、灵敏度高、分析范围广、抗干扰能力强、精密度高等优点。

  吉安市青原区政府副区长龙新表示,如果村民对市里的检测结果怀疑,不满意、不相信,允许他们到更高级、更权威的医院去进行复检,如果复检的结果高于市里的结果,政府将承担相关的费用并进行治疗。

  随后,吉安市环境监测站对13处村民生活饮用水的微量元素进行了抽样检测,并及时组织环保部门专业人员对富滩工业园及周边土壤、大气、水体污染情况进行全面监测,除土壤的检测结果一周后才能出来外,其余3项指标均未发现异常。不过,这项监测结果并没有完全消除村民的疑虑和担忧。

  另据了解,青原区委、区政府组织24个工作组进村入户,做好村民的释疑解惑工作,群众情绪稳定,生产生活正常有序。目前,吉安市、青原区正在进一步深入调查,尽早查出少数儿童血铅超标的原因,并继续组织村民免费抽血检验,及时公布检验结果,对因铅超标需要进行治疗的村民进行免费治疗。

  工业园区“恐惧症”为哪般

  血铅超标可能导致慢性铅中毒,破坏小孩的神经系统造成痴呆等症状,严重者甚至致畸、致癌。近年来,包括江西在内的中西部地区时常出现的工业污染事件,都与住宅周边的工业园以及大型工厂有或多或少的联系,不少工业园周边群众或多或少地都产生了工业园“恐惧症”,甚至有个别群众对于兴建工业园有强烈抵触,不管是否是有污染排放是否合格,都会产生恐惧。

  对于事件中民间和官方两种说法谁更准确,在没有调查之前,我们不予置评,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是,类似于铅超标、镉污染等重金属污染事故的发生频率近些年来正在与日俱增。经济发展为我们带来富裕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面积的土地污染。根治土地污染,加强环保意识已成当务之急。

  工业污染物是环境污染的头号刽子手,也是治理环境污染的主要钉子户。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目前我国重金属污染防治基本上都是污染后急救式的“遭遇战”,源头阻控形同虚设。铅超标、镉超标等污染事故已成为经济发展不能承受之重。

  出于本地GDP增长的需要,地方都会引进工业企业以及兴建工业园,这本是出于政府考虑,是为百姓谋福祉。但是个别地方脱离实际,盲目追求“高速度”,片面追求GDP,不惜破坏生态、污染环境,其结果是伤害公众的身心健康,这也引起了群众广泛对工业园区的反感。

  要平息群众的质疑与反感,政府需要在增长GDP的同时,完善流程法规,做到万无一失。经济,本就是为百姓,如果用百姓的身体健康去换,这就是一种本末倒置。

  工业园区的建设本就应该经过层层审核,考虑多方,重污染园区需远离住宅、水源等地方。政府需严格企业的环评,同时强化工业园的环境监测,及时并定期性地向社会公开监测数据,让百姓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