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
实验室仪器
按功能分按专业实验室分
- 化学合成
- 乳品类检测专用仪器
- 细胞工程类
- 种子检测专用仪器
- 病理设备
- 1. 乳品类检测专用仪器
- 1. 种子检测专用仪器
- 层析设备
- 动物实验设备
- 粮油检测
- 生物类基础仪器
- 植物土壤检测
- 1. 电泳(电源)仪、电泳槽
- 2. 分子杂交
- 3. 基因工程
- 4. PCR仪
- 5. 紫外仪、凝胶成像系统
- 药物检测分析
- 地质
- 纺织
- 分析仪器
- 农产品质量监测
- 1. 农药残毒快速检测仪
- 2. 农产品检测试纸
- 3. 农产品检测试药片
- 4. 土壤、化肥快速检测仪
- 5. 种子外观品质分析仪
- 水产品质量安全
- 水产技术推广
- 水生动物防疫
- 食品检测实验室
-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1. 快速检测试剂盒
- 2. 肉类检测仪器
- 3. 食品安全快速分析仪
- 4. 食品安全检测箱
- 5. 食品检测仪器配套设备
- 6. 食品安全检测仪器
- 7. 三十合一食品安全检测仪
- 8. 相关配置、配件
- 供水、水文监测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热销品牌 - 工业仪器
- 户外仪器
- 环境监测
- 便携式仪器
- 在线式仪器
2012年食品安全监测仪器行业市场研究观点
[2012/9/24]
2012年一季度以来,市场虽然处于淡季,但是较同期仍有一定程度的增长。检测仪器市场的繁荣一方面是因为地方食品加工企业加大了对食品安全仪器设备、科研经费的投入;另一方面,国产低端检测仪器进入市场,价格杠杆撬动了市场需求的攀升。当前食品安全各项指标中,残留农药、兽药、渔药、食品添加剂等参数的检测最受关注,因此,中低端快速检测仪器技术水平的提高是推动市场成长的必然要素。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等文件,“十二五”期间,新建329个地(市)级综合质检中心,每个地市级综合检测中心将投资1000万元;新建960个县(场)级综合质检站,每个质检站设备投资不低于200万元,合计投资52亿元。另外,“十二五”期间,还要求完成全国所有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任务。每个乡镇至少要有2-3名专业技术人员、2-3套速测仪器、1间检测用房以及督导、巡查、抽样、办公的设施设备。
在需求不旺及食品安全事件的影响之下,2012年一季度以来,食品加工制造行业整体处于需求不振、库存相对积累的过程中,部分子行业内企业受益于成本下降获得较快增长。食品行业目前正处于筑底过程中,作为具备刚性需求的必需型消费品,食品行业在2012年下半年消费旺季有望迎来回暖。中国发布的《2012-2016年食品安全监测仪器市场深度调研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1-3月全国食品制造业运行平稳,1-3月全国食品制造业销售产值为3472。98亿元,较上年同期销售产值增加638。74亿元,同比增长25。38%,较上年同期增幅回落4。14个百分点。七个子行业销售产值额较上年同期均有所增加,但是除了方便食品制造业之外,其他六个子行业销售产值增速较上年同期均有所下降,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业累计销售产值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幅度最大。但总体来看,截止2012年3月全国农副食品市场供应充足,食品加工业相关行业销售产值完成情况较好,销售产值增长水平在二成以上。
行业研究机构认为,食品检测行业投资目前主要集中在检测仪器设备及配套试剂方面。中国在工商注册的正规食品加工企业有几十万家,除企业之外,各级食品和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进出口检验检疫局、高校和科研机构都是检测仪器设备市场的主要客户。食品检测仪器的采购主要有常规理化分析仪器、快速筛查检测仪器、食品品质成分检测仪器,各类农药、兽药、食品添加剂、重金属、微生物等检测仪器,涉及种类繁多。其中既有快速筛查专用设备,也有可用于石化、环境、医药等多种领域的通用分析仪器,投资潜力不仅仅局限于食品安全一个领域。
质谱仪概述
质谱仪以离子源、质量分析器和离子检测器为核心。离子源是使试样分子在高真空条件下离子化的装置。电离后的分子因接受了过多的能量会进一步碎裂成较小质量的多种碎片离子和中性粒子。它们在加速电场作用下获取具有相同能量的平均动能而进入质量分析器。质量分析器是将同时进入其中的不同质量的离子,按质荷比m/e大小分离的装置。分离后的离子依次进入离子检测器,采集放大离子信号,经计算机处理,绘制成质谱图。离子源、质量分析器和离子检测器都各有多种类型。质谱仪按应用范围分为同位素质谱仪、无机质谱仪和有机质谱仪;按分辨本领分为高分辨、中分辨和低分辨质谱仪;按工作原理分为静态仪器和动态仪器。
质谱仪发展历程
质谱仪的发展对于人类工业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如同以往任何的工业技术一样,质谱仪的发展也经历过艰辛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第一台质谱仪是英国科学家弗朗西斯?阿斯顿于1919年制成的,到现在已有近90年了,早期的质谱仪主要是用来进行同位素测定和无机元素分析;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后开始用于有机物分析;六十年代出现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使质谱仪的应用领域大大扩展,开始成为有机物分析的重要仪器。计算机的应用又使质谱分析法发生了飞跃变化,使其技术更加成熟,使用更加方便。八十年代以后又出现了一些新的质谱技术,如快原子轰击电离子源,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源,电喷雾电离源,大气压化学电离源,以及随之而来的比较成熟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感应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富立叶变换质谱仪等。这些新的电离技术和新的质谱仪使质谱分析又取得了长足进展。目前质谱分析法已广泛地应用于化学、化工、材料、环境、地质、能源、药物、刑侦、生命科学、运动医学等各个领域。
1885年W。Wien在电场和磁场中实现了正粒子束的偏转。
1912年J。J。Thompson使用磁偏仪证明氖有相对质量20和22的两种同位素存在。
最初的精密仪器由在1918年J。Dempster和F。W。Aston在1919年制作的,用于测量某些同位素的相对丰度。这也是世界上第一台质谱仪器。
从30年代起,离子光学理论的逐步发展,使得仪器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为精确测定相对原子质量奠定了基础。其中,Mattauch和R。Herzog在1935年首先阐述了双聚焦理论,做出了卓越贡献,1935年,Mattauch根据这一理论制成了双聚焦质谱仪。
1934年丹普斯特首先证明了火花离子源用于质谱分析的可能性,并通过实验证明其灵敏度更高,适用性更广。1951年Gorman等首先采用电测法来记录波动性大的火花质谱,并用样品证明了此法的可靠性。1957年英国联电科学仪器公司(AEI)生产了第一台商售的马陶赫-赫佐格型双聚焦质谱仪。自此,世界各国竞相发展质谱仪。经过近百年来的漫长发展,质谱仪在世界工业史上正绽放着它的光辉。
市场调研质谱仪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在食品工业中,有机质谱仪用来鉴定食品品质的优劣和真伪。以下分别介绍有机质谱仪在烟草工业、饮料和酒、油脂及食品添加剂中的一些应用。
1、烟草工业中的应用
用GC-MS联用仪分析各种配方得到的烟气,了解烟气成分的组成。日本香烟专卖公司研究部门将香烟使用的香料的质谱图存在计算机内,将各种配方的烟气质谱图与之对比,可以很快筛选配方,制造不同香型的香烟。不同牌号的香烟都有各自特有的烟气质谱图(“指纹图”),以此可以作为鉴定香烟真伪的依据。
利用GC-MS联用仪可以分析和研究烟气中的有害成分,并为研制香烟过滤嘴提供科学根据。
2、用于饮料和酒类成分研究
在饮料和酒类成分的研究中,主要是使用GC-MS联用仪分析和研究它们的主要成分,并利用GC-MS的“指纹”图来鉴别名酒的真伪。
酒中的一些有害成分也可以用GC-MS联用仪监测。如酒中的强致癌物-氨基甲酸乙酯就可以用同位素稀释质谱法测定。美国Onset|日本爱宕|美国泰克|日本三和|台湾泰仕|
3、油脂化学中的应用
食用油脂全部来自天然物(动、植物),成分十分复杂,有机质谱仪是对其组分进行分析和研究的重要手段。水分计|PROVA15|数据记录仪|校正器|亮度计|回路电阻测试仪|示波表|溶氧仪|电阻温度计|U10|
油脂中含有很多不饱和脂肪酸酷,双键的位置很难直接测定,可采用衍生化法,使双键与已知基团加成,然后再用衍生物的质谱碎片离子的质量及强度来判断双键的位置。
用硅烷化衍生后作质谱分析,可以研究脂肪酸甘油醋中单醋、双醋和三醋的情况;对于构成甘油脂的不同脂肪酸,可用水解后甲醋化,再用GC-MS分析。
4、食品添加剂研究
在食品添加剂研究中主要是用有机质谱仪分析和研究天然食品添加剂的组成和构成,并以此来指导人工合成食品添加剂的研制。如从胡椒的挥发油中找到具有强烈胡椒味的色谱峰,通过GC-MS分析,得到此化合物分子式为C9H14N2O;通过其碎片离子分析,结合IR和1H-NMR数据确定该化合物为2-异丁基-3-甲氧基吡嗪。经人工合成,在一大游泳池中,滴加一滴人工合成物,就可以使全池水具有强烈胡椒味。
质谱仪的分类
从应用角度,质谱仪可以分为下面几类:有机质谱仪:由于应用特点不同又分为:
1、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在这类仪器中,由于质谱仪工作原理不同,又有气相色谱-四极质谱仪,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仪,气相色谱-离子阱质谱仪等。
2、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同样,有液相色谱-四极质谱仪,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仪,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仪,以及各种各样的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仪。
3、其他有机质谱仪,主要有: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MS);富立叶变换质谱仪(FT-MS)。
无机质谱仪包括:
1、火花源双聚焦质谱仪。
2、感应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
3、二次离子质谱仪(SIMS)。同位素质谱仪。
气体分析质谱仪:主要有呼气质谱仪,氦质谱检漏仪等。
以上的分类并不十分严谨,因为有些仪器带有不同附件,具有不同功能。例如,一台气相色谱-双聚焦质谱仪,如果改用快原子轰击电离源,就不再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而称为快原子轰击质谱仪(FABMS)。另外,有的质谱仪既可以和气相色谱相连,又可以和液相色谱相连,因此也不好归于某一类。在以上各类质谱仪中,数量最多,用途最广的是有机质谱仪。除上述分类外,还可以从质谱仪所用的质量分析器的不同,把质谱仪分为双聚焦质谱仪,四极杆质谱仪,飞行时间质谱仪,离子阱质谱仪,傅立叶变换质谱仪等。
质谱仪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质谱仪在分析测试相关的领域应用范围非常广,现已成为最具发展前景的分析仪器之一。尤其目前人类健康、环境安全以及能源的合理利用等是当前世界各国面临的突出问题,质谱仪也因其在分析检测过程中准确的定性和定量能力而受到格外青睐。质谱仪用于分离和检测不同同位素的仪器。即根据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能够偏转的原理,按物质原子、分子或分子碎片的质量差异进行分离和检测物质组成的一类仪器,又称质谱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和深入,质谱仪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其产品的更新节奏也在不断加快。尤其是近两年,各大质谱仪生产厂商推出质谱新品的速度令人惊讶,质谱仪主要的发展方向是高通量、高灵敏度、高分辨率、低检出限、小型化、便携式。
质谱仪作为高端科研仪器在高校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中国作为全球质谱仪重要的需求市场也越来越受到商家的关注,国内市场对质谱需求量的高速增长。质谱仪配套产品有工业温度传感器元件,分为铜电阻,铜电阻元件及温度、压力、流量产品等
然而这日渐繁荣的市场,却给国产的仪器厂商不能带来太多的收益,目前我国的中高端质谱完全依赖进口,我国的市场也成为别国商家吸金的对象。其实我国有机质谱仪器的研制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开始,然而国产仪器在性能、价格等方面均不敌外国产品,因而逐渐失去市场。为了维持生计,这些国有仪器厂逐步由独立设计生产演变成为外国产品装配和委托维修,技术力量和设备随之流失。质谱仪目前已经深入地渗透到了各行各业,成为保障人类健康、促进环境安全,其重要性已得到了广泛认同,它是探索未知世界不可或缺的工具。
在需求不旺及食品安全事件的影响之下,2012年一季度以来,食品加工制造行业整体处于需求不振、库存相对积累的过程中,部分子行业内企业受益于成本下降获得较快增长。食品行业目前正处于筑底过程中,作为具备刚性需求的必需型消费品,食品行业在2012年下半年消费旺季有望迎来回暖。中国发布的《2012-2016年食品安全监测仪器市场深度调研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1-3月全国食品制造业运行平稳,1-3月全国食品制造业销售产值为3472。98亿元,较上年同期销售产值增加638。74亿元,同比增长25。38%,较上年同期增幅回落4。14个百分点。七个子行业销售产值额较上年同期均有所增加,但是除了方便食品制造业之外,其他六个子行业销售产值增速较上年同期均有所下降,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业累计销售产值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幅度最大。但总体来看,截止2012年3月全国农副食品市场供应充足,食品加工业相关行业销售产值完成情况较好,销售产值增长水平在二成以上。
行业研究机构认为,食品检测行业投资目前主要集中在检测仪器设备及配套试剂方面。中国在工商注册的正规食品加工企业有几十万家,除企业之外,各级食品和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进出口检验检疫局、高校和科研机构都是检测仪器设备市场的主要客户。食品检测仪器的采购主要有常规理化分析仪器、快速筛查检测仪器、食品品质成分检测仪器,各类农药、兽药、食品添加剂、重金属、微生物等检测仪器,涉及种类繁多。其中既有快速筛查专用设备,也有可用于石化、环境、医药等多种领域的通用分析仪器,投资潜力不仅仅局限于食品安全一个领域。
质谱仪概述
质谱仪以离子源、质量分析器和离子检测器为核心。离子源是使试样分子在高真空条件下离子化的装置。电离后的分子因接受了过多的能量会进一步碎裂成较小质量的多种碎片离子和中性粒子。它们在加速电场作用下获取具有相同能量的平均动能而进入质量分析器。质量分析器是将同时进入其中的不同质量的离子,按质荷比m/e大小分离的装置。分离后的离子依次进入离子检测器,采集放大离子信号,经计算机处理,绘制成质谱图。离子源、质量分析器和离子检测器都各有多种类型。质谱仪按应用范围分为同位素质谱仪、无机质谱仪和有机质谱仪;按分辨本领分为高分辨、中分辨和低分辨质谱仪;按工作原理分为静态仪器和动态仪器。
质谱仪发展历程
质谱仪的发展对于人类工业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如同以往任何的工业技术一样,质谱仪的发展也经历过艰辛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第一台质谱仪是英国科学家弗朗西斯?阿斯顿于1919年制成的,到现在已有近90年了,早期的质谱仪主要是用来进行同位素测定和无机元素分析;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后开始用于有机物分析;六十年代出现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使质谱仪的应用领域大大扩展,开始成为有机物分析的重要仪器。计算机的应用又使质谱分析法发生了飞跃变化,使其技术更加成熟,使用更加方便。八十年代以后又出现了一些新的质谱技术,如快原子轰击电离子源,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源,电喷雾电离源,大气压化学电离源,以及随之而来的比较成熟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感应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富立叶变换质谱仪等。这些新的电离技术和新的质谱仪使质谱分析又取得了长足进展。目前质谱分析法已广泛地应用于化学、化工、材料、环境、地质、能源、药物、刑侦、生命科学、运动医学等各个领域。
1885年W。Wien在电场和磁场中实现了正粒子束的偏转。
1912年J。J。Thompson使用磁偏仪证明氖有相对质量20和22的两种同位素存在。
最初的精密仪器由在1918年J。Dempster和F。W。Aston在1919年制作的,用于测量某些同位素的相对丰度。这也是世界上第一台质谱仪器。
从30年代起,离子光学理论的逐步发展,使得仪器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为精确测定相对原子质量奠定了基础。其中,Mattauch和R。Herzog在1935年首先阐述了双聚焦理论,做出了卓越贡献,1935年,Mattauch根据这一理论制成了双聚焦质谱仪。
1934年丹普斯特首先证明了火花离子源用于质谱分析的可能性,并通过实验证明其灵敏度更高,适用性更广。1951年Gorman等首先采用电测法来记录波动性大的火花质谱,并用样品证明了此法的可靠性。1957年英国联电科学仪器公司(AEI)生产了第一台商售的马陶赫-赫佐格型双聚焦质谱仪。自此,世界各国竞相发展质谱仪。经过近百年来的漫长发展,质谱仪在世界工业史上正绽放着它的光辉。
市场调研质谱仪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在食品工业中,有机质谱仪用来鉴定食品品质的优劣和真伪。以下分别介绍有机质谱仪在烟草工业、饮料和酒、油脂及食品添加剂中的一些应用。
1、烟草工业中的应用
用GC-MS联用仪分析各种配方得到的烟气,了解烟气成分的组成。日本香烟专卖公司研究部门将香烟使用的香料的质谱图存在计算机内,将各种配方的烟气质谱图与之对比,可以很快筛选配方,制造不同香型的香烟。不同牌号的香烟都有各自特有的烟气质谱图(“指纹图”),以此可以作为鉴定香烟真伪的依据。
利用GC-MS联用仪可以分析和研究烟气中的有害成分,并为研制香烟过滤嘴提供科学根据。
2、用于饮料和酒类成分研究
在饮料和酒类成分的研究中,主要是使用GC-MS联用仪分析和研究它们的主要成分,并利用GC-MS的“指纹”图来鉴别名酒的真伪。
酒中的一些有害成分也可以用GC-MS联用仪监测。如酒中的强致癌物-氨基甲酸乙酯就可以用同位素稀释质谱法测定。美国Onset|日本爱宕|美国泰克|日本三和|台湾泰仕|
3、油脂化学中的应用
食用油脂全部来自天然物(动、植物),成分十分复杂,有机质谱仪是对其组分进行分析和研究的重要手段。水分计|PROVA15|数据记录仪|校正器|亮度计|回路电阻测试仪|示波表|溶氧仪|电阻温度计|U10|
油脂中含有很多不饱和脂肪酸酷,双键的位置很难直接测定,可采用衍生化法,使双键与已知基团加成,然后再用衍生物的质谱碎片离子的质量及强度来判断双键的位置。
用硅烷化衍生后作质谱分析,可以研究脂肪酸甘油醋中单醋、双醋和三醋的情况;对于构成甘油脂的不同脂肪酸,可用水解后甲醋化,再用GC-MS分析。
4、食品添加剂研究
在食品添加剂研究中主要是用有机质谱仪分析和研究天然食品添加剂的组成和构成,并以此来指导人工合成食品添加剂的研制。如从胡椒的挥发油中找到具有强烈胡椒味的色谱峰,通过GC-MS分析,得到此化合物分子式为C9H14N2O;通过其碎片离子分析,结合IR和1H-NMR数据确定该化合物为2-异丁基-3-甲氧基吡嗪。经人工合成,在一大游泳池中,滴加一滴人工合成物,就可以使全池水具有强烈胡椒味。
质谱仪的分类
从应用角度,质谱仪可以分为下面几类:有机质谱仪:由于应用特点不同又分为:
1、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在这类仪器中,由于质谱仪工作原理不同,又有气相色谱-四极质谱仪,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仪,气相色谱-离子阱质谱仪等。
2、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同样,有液相色谱-四极质谱仪,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仪,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仪,以及各种各样的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仪。
3、其他有机质谱仪,主要有: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MS);富立叶变换质谱仪(FT-MS)。
无机质谱仪包括:
1、火花源双聚焦质谱仪。
2、感应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
3、二次离子质谱仪(SIMS)。同位素质谱仪。
气体分析质谱仪:主要有呼气质谱仪,氦质谱检漏仪等。
以上的分类并不十分严谨,因为有些仪器带有不同附件,具有不同功能。例如,一台气相色谱-双聚焦质谱仪,如果改用快原子轰击电离源,就不再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而称为快原子轰击质谱仪(FABMS)。另外,有的质谱仪既可以和气相色谱相连,又可以和液相色谱相连,因此也不好归于某一类。在以上各类质谱仪中,数量最多,用途最广的是有机质谱仪。除上述分类外,还可以从质谱仪所用的质量分析器的不同,把质谱仪分为双聚焦质谱仪,四极杆质谱仪,飞行时间质谱仪,离子阱质谱仪,傅立叶变换质谱仪等。
质谱仪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质谱仪在分析测试相关的领域应用范围非常广,现已成为最具发展前景的分析仪器之一。尤其目前人类健康、环境安全以及能源的合理利用等是当前世界各国面临的突出问题,质谱仪也因其在分析检测过程中准确的定性和定量能力而受到格外青睐。质谱仪用于分离和检测不同同位素的仪器。即根据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能够偏转的原理,按物质原子、分子或分子碎片的质量差异进行分离和检测物质组成的一类仪器,又称质谱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和深入,质谱仪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其产品的更新节奏也在不断加快。尤其是近两年,各大质谱仪生产厂商推出质谱新品的速度令人惊讶,质谱仪主要的发展方向是高通量、高灵敏度、高分辨率、低检出限、小型化、便携式。
质谱仪作为高端科研仪器在高校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中国作为全球质谱仪重要的需求市场也越来越受到商家的关注,国内市场对质谱需求量的高速增长。质谱仪配套产品有工业温度传感器元件,分为铜电阻,铜电阻元件及温度、压力、流量产品等
然而这日渐繁荣的市场,却给国产的仪器厂商不能带来太多的收益,目前我国的中高端质谱完全依赖进口,我国的市场也成为别国商家吸金的对象。其实我国有机质谱仪器的研制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开始,然而国产仪器在性能、价格等方面均不敌外国产品,因而逐渐失去市场。为了维持生计,这些国有仪器厂逐步由独立设计生产演变成为外国产品装配和委托维修,技术力量和设备随之流失。质谱仪目前已经深入地渗透到了各行各业,成为保障人类健康、促进环境安全,其重要性已得到了广泛认同,它是探索未知世界不可或缺的工具。
下一篇:仪器仪表产业电商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