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
实验室仪器
按功能分按专业实验室分
- 化学合成
- 乳品类检测专用仪器
- 细胞工程类
- 种子检测专用仪器
- 病理设备
- 1. 乳品类检测专用仪器
- 1. 种子检测专用仪器
- 层析设备
- 动物实验设备
- 粮油检测
- 生物类基础仪器
- 植物土壤检测
- 1. 电泳(电源)仪、电泳槽
- 2. 分子杂交
- 3. 基因工程
- 4. PCR仪
- 5. 紫外仪、凝胶成像系统
- 药物检测分析
- 地质
- 纺织
- 分析仪器
- 农产品质量监测
- 1. 农药残毒快速检测仪
- 2. 农产品检测试纸
- 3. 农产品检测试药片
- 4. 土壤、化肥快速检测仪
- 5. 种子外观品质分析仪
- 水产品质量安全
- 水产技术推广
- 水生动物防疫
- 食品检测实验室
-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1. 快速检测试剂盒
- 2. 肉类检测仪器
- 3. 食品安全快速分析仪
- 4. 食品安全检测箱
- 5. 食品检测仪器配套设备
- 6. 食品安全检测仪器
- 7. 三十合一食品安全检测仪
- 8. 相关配置、配件
- 供水、水文监测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热销品牌 - 工业仪器
- 户外仪器
- 环境监测
- 便携式仪器
- 在线式仪器
《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实施月余 红木家具市场仍需规范
[2012/12/15]
近日,笔者在南宁市长湖路、安吉大道的一些红木家具集中的家居卖场发现,商家对《条件》的反应出现两极分化。一方面是名牌的积极应对,一方面是“杂牌”的倦怠。
8月1日起实施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以下简称《条件》),当中一大亮点,便是规定红木家具产品销售合同中应含有产品使用说明书、质量明示卡、产品合格证。眼下,距离《条件》2013年2月强制实施仅余不到两月,行业反应呈现两极分化,大厂家积极应对,小厂家尚未行动,仍在观望。
实际上,许多行业内人士对《条件》中的条款并不了解,且存在一些误读。为此,《条件》主要起草人之一、广西大学林学院教授徐峰对《条件》进行了解读。一些业内人士表示,标准的贯彻,仍需要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商家,甚至消费者等多方面的合力推进,这在红木集散地之称的广西,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厂商反应两极分化
浙江年年红实业有限公司,是《条件》的主要起草单位之一。在南宁富安居埌东店的年年红专卖店内,每套红木家具都对应了一份“一书一卡一证”。这些产品保证文件被制作成一本数页的小册子,上边不仅有家具的照片,还有相关印章、检测证明等等。但笔者提出细看时,却遭到拒绝,店员表示,这册子是家具的“身份证”,也是商家的竞争法宝,为避免模仿,仅向消费者出示。
对保修内容如何明示,《条件》中规定要含有保修期、产品退换条件等6项内容,在南宁大嘉汇家居建材城友联为家红木家具专卖店提供的保修卡中,除了以上内容外,还含有一对一的条形编码和保修卡编号,以供消费者上公司的官方网站登记,利于商家对消费者服务的跟踪,帮助消费者高效投诉。此时,“一书一卡一证”成了商家增加红木产品附加价值的载体。
相比之下,在安吉大道、秀厢大道一些红木家具的小厂小店,一些商家显得有些倦怠。一家在南宁生产、销售的红木家具店老板表示,自己店内“一书一卡一证”等都很齐全,但是要求其出示时,对方却称暂时拿不出来。笔者留意摆在店内红木家具上的价格标签,也依然沿用木材俗称而非《条件》中规定的学名,从分类也不能辨识用材的比例。而更多的作坊式生产的红木家具店,店员甚至不知道新规出台,一名店员更是直言:“现在红木市场那么乱,很多假红木,那些杂七杂八的小厂,怎么会愿意花心思折腾这玩意儿?”
缺乏了解萌生误解
在与多名业内人士沟通中,笔者发现,尽管《条件》出台已经有4个多月,但不少人对《条件》缺乏学习和了解,存在误读和怀疑。
南宁市某家居卖场有不少红木商家入驻,该卖场的一位高层管理人员对《条件》未有过关注,他以为这“一书一卡一证”将会作为法律仲裁的依据,担心商家“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会不会更加加剧市场乱象”?
《条件》主要起草人之一,徐峰释疑:“一书一卡一证”是作为产品交易前亮明身份的依据,发生纠纷时,可作为法律依据,但是不能作为仲裁依据,需要请具有相关资质的第三方鉴定机构鉴定。
一位红木家具店的店员,也不了解《条件》中的细则,只在媒体上看到《条件》主张的是“红木透明消费”,她便误以为会将红木家具各个方面都限定死。她表示:“红木家具很大程度是艺术品,是藏品,如果各方面列出条条框框,红木家具岂不是沦落为工业流水线的产物?”
业内人士表示,《条件》只是详细规定红木产品如何命名、分类,如何制作产品“一书一卡一证”,不同的工艺、用材都可以与之对应。一些误解,更说明了相关部门需要对政策进行深入宣传,将细则落实。
8月1日起实施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以下简称《条件》),当中一大亮点,便是规定红木家具产品销售合同中应含有产品使用说明书、质量明示卡、产品合格证。眼下,距离《条件》2013年2月强制实施仅余不到两月,行业反应呈现两极分化,大厂家积极应对,小厂家尚未行动,仍在观望。
实际上,许多行业内人士对《条件》中的条款并不了解,且存在一些误读。为此,《条件》主要起草人之一、广西大学林学院教授徐峰对《条件》进行了解读。一些业内人士表示,标准的贯彻,仍需要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商家,甚至消费者等多方面的合力推进,这在红木集散地之称的广西,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厂商反应两极分化
浙江年年红实业有限公司,是《条件》的主要起草单位之一。在南宁富安居埌东店的年年红专卖店内,每套红木家具都对应了一份“一书一卡一证”。这些产品保证文件被制作成一本数页的小册子,上边不仅有家具的照片,还有相关印章、检测证明等等。但笔者提出细看时,却遭到拒绝,店员表示,这册子是家具的“身份证”,也是商家的竞争法宝,为避免模仿,仅向消费者出示。
对保修内容如何明示,《条件》中规定要含有保修期、产品退换条件等6项内容,在南宁大嘉汇家居建材城友联为家红木家具专卖店提供的保修卡中,除了以上内容外,还含有一对一的条形编码和保修卡编号,以供消费者上公司的官方网站登记,利于商家对消费者服务的跟踪,帮助消费者高效投诉。此时,“一书一卡一证”成了商家增加红木产品附加价值的载体。
相比之下,在安吉大道、秀厢大道一些红木家具的小厂小店,一些商家显得有些倦怠。一家在南宁生产、销售的红木家具店老板表示,自己店内“一书一卡一证”等都很齐全,但是要求其出示时,对方却称暂时拿不出来。笔者留意摆在店内红木家具上的价格标签,也依然沿用木材俗称而非《条件》中规定的学名,从分类也不能辨识用材的比例。而更多的作坊式生产的红木家具店,店员甚至不知道新规出台,一名店员更是直言:“现在红木市场那么乱,很多假红木,那些杂七杂八的小厂,怎么会愿意花心思折腾这玩意儿?”
缺乏了解萌生误解
在与多名业内人士沟通中,笔者发现,尽管《条件》出台已经有4个多月,但不少人对《条件》缺乏学习和了解,存在误读和怀疑。
南宁市某家居卖场有不少红木商家入驻,该卖场的一位高层管理人员对《条件》未有过关注,他以为这“一书一卡一证”将会作为法律仲裁的依据,担心商家“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会不会更加加剧市场乱象”?
《条件》主要起草人之一,徐峰释疑:“一书一卡一证”是作为产品交易前亮明身份的依据,发生纠纷时,可作为法律依据,但是不能作为仲裁依据,需要请具有相关资质的第三方鉴定机构鉴定。
一位红木家具店的店员,也不了解《条件》中的细则,只在媒体上看到《条件》主张的是“红木透明消费”,她便误以为会将红木家具各个方面都限定死。她表示:“红木家具很大程度是艺术品,是藏品,如果各方面列出条条框框,红木家具岂不是沦落为工业流水线的产物?”
业内人士表示,《条件》只是详细规定红木产品如何命名、分类,如何制作产品“一书一卡一证”,不同的工艺、用材都可以与之对应。一些误解,更说明了相关部门需要对政策进行深入宣传,将细则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