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
实验室仪器
按功能分按专业实验室分
- 化学合成
- 乳品类检测专用仪器
- 细胞工程类
- 种子检测专用仪器
- 病理设备
- 1. 乳品类检测专用仪器
- 1. 种子检测专用仪器
- 层析设备
- 动物实验设备
- 粮油检测
- 生物类基础仪器
- 植物土壤检测
- 1. 电泳(电源)仪、电泳槽
- 2. 分子杂交
- 3. 基因工程
- 4. PCR仪
- 5. 紫外仪、凝胶成像系统
- 药物检测分析
- 地质
- 纺织
- 分析仪器
- 农产品质量监测
- 1. 农药残毒快速检测仪
- 2. 农产品检测试纸
- 3. 农产品检测试药片
- 4. 土壤、化肥快速检测仪
- 5. 种子外观品质分析仪
- 水产品质量安全
- 水产技术推广
- 水生动物防疫
- 食品检测实验室
-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1. 快速检测试剂盒
- 2. 肉类检测仪器
- 3. 食品安全快速分析仪
- 4. 食品安全检测箱
- 5. 食品检测仪器配套设备
- 6. 食品安全检测仪器
- 7. 三十合一食品安全检测仪
- 8. 相关配置、配件
- 供水、水文监测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热销品牌 - 工业仪器
- 户外仪器
- 环境监测
- 便携式仪器
- 在线式仪器
工程和材料领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公布
[2012/12/20]
根据《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2012年教育部组织专家对35个工程领域和22个材料领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进行了评估。现将评估结果及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估结果
1.工程领域精密与特种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等6个实验室为优秀类实验室;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26个实验室为良好类实验室;微电子机械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予以整改,评估结果待定;其余为较差类实验室。
2.材料领域纳米器件物理与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等4个实验室为优秀类实验室;超细材料制备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东理工大学)等16个实验室为良好类实验室;生物冶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南大学)予以整改,评估结果待定;其余为较差类实验室。
二、优秀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可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培育资金项目管理办法》,在今后教育部重大项目计划中予以优先支持,具体组织申报程序另行通知。评估结果待定的教育部实验室限期整改。较差类实验室不再列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序列。
三、希望各有关高校和参评实验室认真总结经验,根据反馈的综合评估意见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抓紧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切实加强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促进实验室水平的整体提高。
对于评估结果待定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应高度重视,抓紧组织实验室就薄弱环节和主要问题进行认真整改,并于2013年2月底前将整改方案报送教育部科技司。教育部将在2年后对该类实验室的整改情况进行评估考核,最终确定评估结果。
四、为保证实验室持续稳定发展,加强规范化管理,推动实验室领导班子换届与评估周期相衔接,依照《高等学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要求,通过此次评估的实验室及各有关高校应于2013年4月底前完成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换届工作,并将推荐人选及时报送教育部科技司。
附:2012年度工程科学领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
1.工程领域
序号实验室名称依托单位
优秀类
1精密与特种加工大连理工大学
2粒子技术与辐射成像清华大学
3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清华大学
4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东南大学
5动力机械与工程上海交通大学
6轨道交通安全中南大学
良好类
7水沙科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8化工过程先进控制和优化技术华东理工大学
9微系统与微结构制造哈尔滨工业大学
10道路与交通工程同济大学
11聚合物成型加工工程华南理工大学
12皮革化学与工程四川大学
13承压系统与安全华东理工大学
14智能电网天津大学
15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清华大学
16煤气化及能源化工华东理工大学
17现代设计与集成制造技术西北工业大学
18特殊地区公路工程长安大学
19先进成形制造清华大学
20电力传输与功率变换控制上海交通大学
21岩土及地下工程同济大学
22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控制华北电力大学
23工程仿生吉林大学
24磁浮技术与磁浮列车西南交通大学
25生态纺织东华大学、江南大学
26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重庆大学
27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
28现代设计及转子轴承系统西安交通大学
29道路施工技术与装备长安大学
30电子装备结构设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31金属矿山高效开采与安全北京科技大学
32材料电磁过程研究东北大学
2.材料领域
序号实验室名称依托单位
优秀类
1纳米器件物理与化学北京大学
2先进材料清华大学
3有机光电子与分子工程清华大学
4纺织面料技术东华大学
良好类
5超细材料制备与应用华东理工大学
6三束材料改性大连理工大学
7磁学与磁性材料兰州大学
8材料液固结构演变与加工山东大学
9薄膜与微细技术上海交通大学
10汽车材料吉林大学
11环境断裂北京科技大学
12电子陶瓷与器件西安交通大学
13超轻材料与表面技术哈尔滨工程大学
14材料各向异性与织构东北大学
15先进土木工程材料同济大学
16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南大学
17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东北林业大学
18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功能材料中山大学
19材料先进技术西南交通大学
20先进陶瓷与加工技术天津大学
(注:各类实验室排名不分先后)
一、评估结果
1.工程领域精密与特种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等6个实验室为优秀类实验室;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26个实验室为良好类实验室;微电子机械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予以整改,评估结果待定;其余为较差类实验室。
2.材料领域纳米器件物理与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等4个实验室为优秀类实验室;超细材料制备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东理工大学)等16个实验室为良好类实验室;生物冶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南大学)予以整改,评估结果待定;其余为较差类实验室。
二、优秀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可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培育资金项目管理办法》,在今后教育部重大项目计划中予以优先支持,具体组织申报程序另行通知。评估结果待定的教育部实验室限期整改。较差类实验室不再列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序列。
三、希望各有关高校和参评实验室认真总结经验,根据反馈的综合评估意见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抓紧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切实加强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促进实验室水平的整体提高。
对于评估结果待定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应高度重视,抓紧组织实验室就薄弱环节和主要问题进行认真整改,并于2013年2月底前将整改方案报送教育部科技司。教育部将在2年后对该类实验室的整改情况进行评估考核,最终确定评估结果。
四、为保证实验室持续稳定发展,加强规范化管理,推动实验室领导班子换届与评估周期相衔接,依照《高等学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要求,通过此次评估的实验室及各有关高校应于2013年4月底前完成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换届工作,并将推荐人选及时报送教育部科技司。
附:2012年度工程科学领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
1.工程领域
序号实验室名称依托单位
优秀类
1精密与特种加工大连理工大学
2粒子技术与辐射成像清华大学
3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清华大学
4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东南大学
5动力机械与工程上海交通大学
6轨道交通安全中南大学
良好类
7水沙科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8化工过程先进控制和优化技术华东理工大学
9微系统与微结构制造哈尔滨工业大学
10道路与交通工程同济大学
11聚合物成型加工工程华南理工大学
12皮革化学与工程四川大学
13承压系统与安全华东理工大学
14智能电网天津大学
15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清华大学
16煤气化及能源化工华东理工大学
17现代设计与集成制造技术西北工业大学
18特殊地区公路工程长安大学
19先进成形制造清华大学
20电力传输与功率变换控制上海交通大学
21岩土及地下工程同济大学
22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控制华北电力大学
23工程仿生吉林大学
24磁浮技术与磁浮列车西南交通大学
25生态纺织东华大学、江南大学
26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重庆大学
27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
28现代设计及转子轴承系统西安交通大学
29道路施工技术与装备长安大学
30电子装备结构设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31金属矿山高效开采与安全北京科技大学
32材料电磁过程研究东北大学
2.材料领域
序号实验室名称依托单位
优秀类
1纳米器件物理与化学北京大学
2先进材料清华大学
3有机光电子与分子工程清华大学
4纺织面料技术东华大学
良好类
5超细材料制备与应用华东理工大学
6三束材料改性大连理工大学
7磁学与磁性材料兰州大学
8材料液固结构演变与加工山东大学
9薄膜与微细技术上海交通大学
10汽车材料吉林大学
11环境断裂北京科技大学
12电子陶瓷与器件西安交通大学
13超轻材料与表面技术哈尔滨工程大学
14材料各向异性与织构东北大学
15先进土木工程材料同济大学
16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南大学
17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东北林业大学
18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功能材料中山大学
19材料先进技术西南交通大学
20先进陶瓷与加工技术天津大学
(注:各类实验室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