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
实验室仪器
按功能分按专业实验室分
- 化学合成
- 乳品类检测专用仪器
- 细胞工程类
- 种子检测专用仪器
- 病理设备
- 1. 乳品类检测专用仪器
- 1. 种子检测专用仪器
- 层析设备
- 动物实验设备
- 粮油检测
- 生物类基础仪器
- 植物土壤检测
- 1. 电泳(电源)仪、电泳槽
- 2. 分子杂交
- 3. 基因工程
- 4. PCR仪
- 5. 紫外仪、凝胶成像系统
- 药物检测分析
- 地质
- 纺织
- 分析仪器
- 农产品质量监测
- 1. 农药残毒快速检测仪
- 2. 农产品检测试纸
- 3. 农产品检测试药片
- 4. 土壤、化肥快速检测仪
- 5. 种子外观品质分析仪
- 水产品质量安全
- 水产技术推广
- 水生动物防疫
- 食品检测实验室
-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1. 快速检测试剂盒
- 2. 肉类检测仪器
- 3. 食品安全快速分析仪
- 4. 食品安全检测箱
- 5. 食品检测仪器配套设备
- 6. 食品安全检测仪器
- 7. 三十合一食品安全检测仪
- 8. 相关配置、配件
- 供水、水文监测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热销品牌 - 工业仪器
- 户外仪器
- 环境监测
- 便携式仪器
- 在线式仪器
煤有煤的罪 油有油的责
[2013/3/7]
傅委员回应说的是事实,无奈也有道理。因为大气污染的头号杀手确实是煤,改变过度依赖煤炭的能源结构也是困难重重。就拿北京来说,尽管本身的煤炭消耗量不大,依然抵不过周边省市烧煤产生的烟尘,更何况北京采取的油品标准是目前最高的国五。傅委员说的是事实:某个城市汽油标准再高,如果周边城市有几个炼钢厂,再加上煤炭和水泥项目,那就前功尽弃了。
煤有煤的罪,油有油的责。治理雾霾是系统性工程,缺了谁都会拖后腿。傅委员的回应乍一看挺在理,细读一番却不免少了直面困难的勇气,更少了敢于担当的气度。
首先,是将整体和局部混为一谈。在全国范围,烧煤是罪魁,但是缩小到城市,汽车尾气也是祸首之一。将雾霾的罪推给煤炭,油企掌门人显然选择性失明。普通深圳市民都有这样的感受,春节期间出城的车多了,空气一下子干净许多。环保部引用的研究数据称,机动车已经成为北京市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排放了全市58%的氮氧化物、40%的挥发性有机物和22%的细颗粒物(PM2.5)。和车有关,就必然和油有关。这里不妨问一句,假如北京的油品不是全国最高标准,PM2.5是否会再创爆表纪录呢?还可以再追问一句,能源结构改变难以一步到位,油品提升是否就可以一拖再拖呢?
其次,是将质量和标准混为一谈。质量合格与否和标准高低是两个范畴,低标准的油品同样可以是合格的产品。大家说的油品问题,是指油品标准太低,同样是质量合格,标准高的油少产生PM2.5,标准低的油多产生PM2.5。说白了,提升油品标准就是油企的责任,而且是一条不能降低的保底线。这个时候,怎能随意用“很无奈”来解释。
诚然,油企确实有“无奈”。从油企掌门人的解释里,我们可以读出关于油的两大困境。一是地域问题,北京用国五,深圳选国四,大多还是选国三,空气流动无限制,最差的短板决定了空气质量。二是配套问题,油品可以达到国四标准,但是汽车却尚未实行排放新标准,好油喝进差车肚子,一番转换自然让技术进步打了折扣。
但是,油企如果不带头,就会成为更多“很无奈”的吐槽对象。这边厢,油说煤不给力,自己很无奈;那边厢,车同样可以说油不给力,自己也很无奈。大家都很无奈,大家都不给力,那雾霾还治得住吗?
煤有煤的罪,油有油的责。治理雾霾是系统性工程,缺了谁都会拖后腿。傅委员的回应乍一看挺在理,细读一番却不免少了直面困难的勇气,更少了敢于担当的气度。
首先,是将整体和局部混为一谈。在全国范围,烧煤是罪魁,但是缩小到城市,汽车尾气也是祸首之一。将雾霾的罪推给煤炭,油企掌门人显然选择性失明。普通深圳市民都有这样的感受,春节期间出城的车多了,空气一下子干净许多。环保部引用的研究数据称,机动车已经成为北京市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排放了全市58%的氮氧化物、40%的挥发性有机物和22%的细颗粒物(PM2.5)。和车有关,就必然和油有关。这里不妨问一句,假如北京的油品不是全国最高标准,PM2.5是否会再创爆表纪录呢?还可以再追问一句,能源结构改变难以一步到位,油品提升是否就可以一拖再拖呢?
其次,是将质量和标准混为一谈。质量合格与否和标准高低是两个范畴,低标准的油品同样可以是合格的产品。大家说的油品问题,是指油品标准太低,同样是质量合格,标准高的油少产生PM2.5,标准低的油多产生PM2.5。说白了,提升油品标准就是油企的责任,而且是一条不能降低的保底线。这个时候,怎能随意用“很无奈”来解释。
诚然,油企确实有“无奈”。从油企掌门人的解释里,我们可以读出关于油的两大困境。一是地域问题,北京用国五,深圳选国四,大多还是选国三,空气流动无限制,最差的短板决定了空气质量。二是配套问题,油品可以达到国四标准,但是汽车却尚未实行排放新标准,好油喝进差车肚子,一番转换自然让技术进步打了折扣。
但是,油企如果不带头,就会成为更多“很无奈”的吐槽对象。这边厢,油说煤不给力,自己很无奈;那边厢,车同样可以说油不给力,自己也很无奈。大家都很无奈,大家都不给力,那雾霾还治得住吗?
上一篇:两会代表:大气污染罪魁祸首是煤炭
下一篇:政协委员称我国科研与教育经济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