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
实验室仪器
按功能分按专业实验室分
- 化学合成
- 乳品类检测专用仪器
- 细胞工程类
- 种子检测专用仪器
- 病理设备
- 1. 乳品类检测专用仪器
- 1. 种子检测专用仪器
- 层析设备
- 动物实验设备
- 粮油检测
- 生物类基础仪器
- 植物土壤检测
- 1. 电泳(电源)仪、电泳槽
- 2. 分子杂交
- 3. 基因工程
- 4. PCR仪
- 5. 紫外仪、凝胶成像系统
- 药物检测分析
- 地质
- 纺织
- 分析仪器
- 农产品质量监测
- 1. 农药残毒快速检测仪
- 2. 农产品检测试纸
- 3. 农产品检测试药片
- 4. 土壤、化肥快速检测仪
- 5. 种子外观品质分析仪
- 水产品质量安全
- 水产技术推广
- 水生动物防疫
- 食品检测实验室
-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1. 快速检测试剂盒
- 2. 肉类检测仪器
- 3. 食品安全快速分析仪
- 4. 食品安全检测箱
- 5. 食品检测仪器配套设备
- 6. 食品安全检测仪器
- 7. 三十合一食品安全检测仪
- 8. 相关配置、配件
- 供水、水文监测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热销品牌 - 工业仪器
- 户外仪器
- 环境监测
- 便携式仪器
- 在线式仪器
两会关注科技发展 高端制造等成热词
[2013/3/18]
2013年全国两会即将闭幕。16天的两会,把党的十八大精神化为国家意志,并形成一系列重大决策,必将对中国未来五到十年的经济、社会生活产生深远影响,科技领域当然也不能例外。此次两会上,“创新驱动”“PM2.5”“科技体制改革”“人才”等代表委员热议的“科技热词”,让人们一次次聆听到科技创造财富、科技惠及民生、科技引领未来的“福音”。
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驱动,作为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词,是今年两会热议的重点。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参加政协科协、科技界讨论和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分别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根本措施。
代表委员普遍认为,要实现从“要我创新”到“我要创新”的转变,必须彻底转变思想、深化改革。四川代表团就向大会提交了《关于支持四川创新驱动发展的建议》,提出通过重大科技专项实施,推进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也是锦州这样的老工业基地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根本路径。”辽宁省锦州市市长刘凤海代表说。
PM2.5
两会前,人们对全国多地大范围持续的雾霾天气记忆犹新;两会上,“细颗粒物PM2.5”遂成为显示度最高的热词之一。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人士透露,提交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的报告曾历经143处修改,其中特意加入“增加PM2.5等监测指标”的内容,还专门附有“PM2.5”的名词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于1989年制定并颁布实施,2000年作了修订。然而迄今为止,也没有对当前以细颗粒物PM2.5、臭氧等为代表的区域性污染有所涉及。此次,许多代表委员带来了尽快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议案和提案。
据统计,截至3月8日,此次全国政协会议共收到5600多份提案,其中关于环境保护的提案超过500份。
科技体制改革
在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科技体制改革”成为今年科技界代表委员们关注的重要议题。
“一纸领导批文、一两个官员、几名圈内专家暗箱操作,就能决定数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科研经费的投入。”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马大龙委员直陈科研经费支出方面的弊端。
他建议,增加对高校和公共技术研发机构的一般性经费支持;建立更为科学合理规范的科技立项和评审机制,加强对科技项目立项的第三方监督并建立问责制度。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光谦委员建议借鉴美国自然科学基金的做法,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的劳务费比例最高可提至80%。中科院微电子所所长周玉梅委员认为,应提高项目经费中的劳务费比例,及在职研究人员绩效支出的比例。
高端制造
“现在我们的汽车产量很大,但缺少自主高端品牌。”中核建总经理王寿君委员由此谈到高端制造的重要性。他认为,一些行业共性关键技术,靠某个企业无法完成,行业协会及国家层面必须有所部署。
高端制造,受到科技界代表委员的强烈关注。
来自航天科技第十一研究院的曲伟委员又一次提及“8亿件衬衫换一架A380”这样一个中国制造业必须面对的残酷现实,他的一个心愿,就是尽早实现民族高端制造梦。
他以“高端碳纤维”为例,说明关键技术突破对支撑高端制造的重要性:“高端碳纤维是战略物资,我国投入大量精力研发,就为了解决高端碳纤维炉的温度标定等核心技术。”他总结自己在企业、高校、研究所的工作经历,建议“首先应打通国外了解中国技术的渠道,将中国标准推向世界。”他解释,“我国企业标准往往锁在柜子里,难被国际同行认知,导致在技术推广上处于劣势”。
人才
培养、引进、评价……跟人才有关的话题频频出现在代表委员的讨论中。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副所长蒋华良委员表示,我国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已实施5年,目前“到了总结经验和教训的时候了”。他说,“千人计划”实施以来只进不出,应检查其中有无滥竽充数者。比如,有些单位将“千人计划”入选人数作为院士、杰出青年之后又一个显示政绩的指标,甚至为引进而引进,违背了以用为本的初衷。
蒋华良指出,学术界存在一种“重才轻德”倾向。他建议建立人才基金,统筹协调各种人才计划,严把关。曲伟强调留住国内顶尖人才的重要性:“国内知名高校优秀学生出国比例高,回国比例小。美国能出众多创新成果,最根本一条在于它能吸引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他呼吁,应从政策上下工夫,留住最优秀的学生。
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部在今年两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国科技投入,基础研究有498亿元;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方面,投入也在加大,特别是在农业科研领域。
“现在的科研投入很大,但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并不多,一个重要原因是,成果转化环节投入比较分散、薄弱,不利于科研成果的转化,惠及于民。”海南椰国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钟春燕代表说。
如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代表认为,要突出市场导向、应用导向、企业主体、转化环节、创业拉动;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魏传忠委员建议,改革科研课题立项制度,重点奖励应用型科研成果,鼓励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转化意识;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代表则提出,建立和完善促进专利实施和专利转化的发明创新考核体系。
知识产权保护
年前的一则消息令不少国人振奋:中国成为世界专利申请第一大国。然而,新近发布的年度全球创新企业百强榜上,却没有一家中国公司。
圣丰种业董事长王书平代表谈到,企业因为侵权每年损失近千万元,“我们培育的大豆鲁黄1号、花生圣花6号在河南、安徽屡屡被发现套牌生产,而培育一个新品种,种业公司平均要花费3到5年时间,费用达200万元左右”。这样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严重伤害企业创新积极性。
“我国还远不是创新型国家,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代表委员普遍认为。“知识产权部分法律操作性不强,建议行政执法和司法机关完善知识产权确权和侵权诉讼程序,简化救济程序,降低维权成本。”南京市政协主席沈健委员说。
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驱动,作为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词,是今年两会热议的重点。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参加政协科协、科技界讨论和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分别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根本措施。
代表委员普遍认为,要实现从“要我创新”到“我要创新”的转变,必须彻底转变思想、深化改革。四川代表团就向大会提交了《关于支持四川创新驱动发展的建议》,提出通过重大科技专项实施,推进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也是锦州这样的老工业基地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根本路径。”辽宁省锦州市市长刘凤海代表说。
PM2.5
两会前,人们对全国多地大范围持续的雾霾天气记忆犹新;两会上,“细颗粒物PM2.5”遂成为显示度最高的热词之一。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人士透露,提交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的报告曾历经143处修改,其中特意加入“增加PM2.5等监测指标”的内容,还专门附有“PM2.5”的名词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于1989年制定并颁布实施,2000年作了修订。然而迄今为止,也没有对当前以细颗粒物PM2.5、臭氧等为代表的区域性污染有所涉及。此次,许多代表委员带来了尽快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议案和提案。
据统计,截至3月8日,此次全国政协会议共收到5600多份提案,其中关于环境保护的提案超过500份。
科技体制改革
在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科技体制改革”成为今年科技界代表委员们关注的重要议题。
“一纸领导批文、一两个官员、几名圈内专家暗箱操作,就能决定数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科研经费的投入。”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马大龙委员直陈科研经费支出方面的弊端。
他建议,增加对高校和公共技术研发机构的一般性经费支持;建立更为科学合理规范的科技立项和评审机制,加强对科技项目立项的第三方监督并建立问责制度。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光谦委员建议借鉴美国自然科学基金的做法,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的劳务费比例最高可提至80%。中科院微电子所所长周玉梅委员认为,应提高项目经费中的劳务费比例,及在职研究人员绩效支出的比例。
高端制造
“现在我们的汽车产量很大,但缺少自主高端品牌。”中核建总经理王寿君委员由此谈到高端制造的重要性。他认为,一些行业共性关键技术,靠某个企业无法完成,行业协会及国家层面必须有所部署。
高端制造,受到科技界代表委员的强烈关注。
来自航天科技第十一研究院的曲伟委员又一次提及“8亿件衬衫换一架A380”这样一个中国制造业必须面对的残酷现实,他的一个心愿,就是尽早实现民族高端制造梦。
他以“高端碳纤维”为例,说明关键技术突破对支撑高端制造的重要性:“高端碳纤维是战略物资,我国投入大量精力研发,就为了解决高端碳纤维炉的温度标定等核心技术。”他总结自己在企业、高校、研究所的工作经历,建议“首先应打通国外了解中国技术的渠道,将中国标准推向世界。”他解释,“我国企业标准往往锁在柜子里,难被国际同行认知,导致在技术推广上处于劣势”。
人才
培养、引进、评价……跟人才有关的话题频频出现在代表委员的讨论中。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副所长蒋华良委员表示,我国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已实施5年,目前“到了总结经验和教训的时候了”。他说,“千人计划”实施以来只进不出,应检查其中有无滥竽充数者。比如,有些单位将“千人计划”入选人数作为院士、杰出青年之后又一个显示政绩的指标,甚至为引进而引进,违背了以用为本的初衷。
蒋华良指出,学术界存在一种“重才轻德”倾向。他建议建立人才基金,统筹协调各种人才计划,严把关。曲伟强调留住国内顶尖人才的重要性:“国内知名高校优秀学生出国比例高,回国比例小。美国能出众多创新成果,最根本一条在于它能吸引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他呼吁,应从政策上下工夫,留住最优秀的学生。
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部在今年两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国科技投入,基础研究有498亿元;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方面,投入也在加大,特别是在农业科研领域。
“现在的科研投入很大,但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并不多,一个重要原因是,成果转化环节投入比较分散、薄弱,不利于科研成果的转化,惠及于民。”海南椰国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钟春燕代表说。
如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代表认为,要突出市场导向、应用导向、企业主体、转化环节、创业拉动;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魏传忠委员建议,改革科研课题立项制度,重点奖励应用型科研成果,鼓励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转化意识;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代表则提出,建立和完善促进专利实施和专利转化的发明创新考核体系。
知识产权保护
年前的一则消息令不少国人振奋:中国成为世界专利申请第一大国。然而,新近发布的年度全球创新企业百强榜上,却没有一家中国公司。
圣丰种业董事长王书平代表谈到,企业因为侵权每年损失近千万元,“我们培育的大豆鲁黄1号、花生圣花6号在河南、安徽屡屡被发现套牌生产,而培育一个新品种,种业公司平均要花费3到5年时间,费用达200万元左右”。这样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严重伤害企业创新积极性。
“我国还远不是创新型国家,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代表委员普遍认为。“知识产权部分法律操作性不强,建议行政执法和司法机关完善知识产权确权和侵权诉讼程序,简化救济程序,降低维权成本。”南京市政协主席沈健委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