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
实验室仪器
按功能分按专业实验室分
- 化学合成
- 乳品类检测专用仪器
- 细胞工程类
- 种子检测专用仪器
- 病理设备
- 1. 乳品类检测专用仪器
- 1. 种子检测专用仪器
- 层析设备
- 动物实验设备
- 粮油检测
- 生物类基础仪器
- 植物土壤检测
- 1. 电泳(电源)仪、电泳槽
- 2. 分子杂交
- 3. 基因工程
- 4. PCR仪
- 5. 紫外仪、凝胶成像系统
- 药物检测分析
- 地质
- 纺织
- 分析仪器
- 农产品质量监测
- 1. 农药残毒快速检测仪
- 2. 农产品检测试纸
- 3. 农产品检测试药片
- 4. 土壤、化肥快速检测仪
- 5. 种子外观品质分析仪
- 水产品质量安全
- 水产技术推广
- 水生动物防疫
- 食品检测实验室
-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1. 快速检测试剂盒
- 2. 肉类检测仪器
- 3. 食品安全快速分析仪
- 4. 食品安全检测箱
- 5. 食品检测仪器配套设备
- 6. 食品安全检测仪器
- 7. 三十合一食品安全检测仪
- 8. 相关配置、配件
- 供水、水文监测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热销品牌 - 工业仪器
- 户外仪器
- 环境监测
- 便携式仪器
- 在线式仪器
多地陆续开始进行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
[2013/6/28]
广州将在今年9月完成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改革
“食品安全监管牵涉到多个部门,监管链条长、环节多,不可避免地出现由于职能交叉或者不清晰所带来的监管缺位或不到位等现象。”在昨日召开的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广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广州市食安办主任赵南先剖析当前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赵南先还算了一笔账:广州市日均消费蔬菜8000吨、猪肉2800吨、鸡肉400吨、水产品1600吨、蛋320吨、奶400吨,全市农业和农村经营户35.5万户,从事食品经营的各类工商户8.5万,从事食品生产企业1686家,从事餐饮服务单位4.35万家。市、区两级从事农产品质量和食品生产、流通及餐饮服务的监管人员约2400人,“人均监管对象约200家,监管任务繁重”。
赵南先还分析了目前广州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食品安全环境面临深层次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快速工业化导致环境污染,使得部分农产品在种养殖源头即受到污染;大量原始、分散、小作坊式的生产经营方式,部分从业者违法生产假冒伪劣食品或非法添加,造成食品源头安全隐患较多;现行体制下难以做到异地监管,源头控制困难,食品安全风险不易确定。
他表示,目前食品安全监管牵涉到农业(畜牧、海洋)、经贸、质监、工商、卫生、食品药品监管、出入境检验检疫、公安等多个部门,监管链条长、环节多,不可避免地出现由于职能交叉或者不清晰所带来的监管缺位或不到位等现象;一些区、县级市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构和职能部门的人员编制不足,基层镇(街道)、村(居)食品安全监管力量薄弱,难以全面覆盖。
对此,赵南先称,广州将做好食品监管部门大部制机构改革。在此前的人大会议相关新闻通气会上,广州市食安办相关处室负责人透露,广州将在今年9月完成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改革。届时,“九龙治水”的困局有望得以改变。
武汉:工商质监不再承担食药品监管职能将统一监管
食品卫生多头管理,却都管不好的现状将得到改善。昨日,武汉市政府常务会原则性通过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的实施意见,将原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和药品管理职能进行整合,组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对食品药品实行集中统一监管。
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特殊时期,食品药品安全的总体形势比较严峻,现在又面临着食品药品监管体制的改革。根据中央意见,武汉市本次拟对食品药品监管职能进行调整。将原来由质监部门负责的食品生产环节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工商部门负责的食品流通环节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划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今后,将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和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将牲畜屠宰划入农业部门,由其负责种植、养殖、畜禽屠宰、生鲜乳收购、农业投入品等环节的质量安全。一个负责前端,一个负责后端,减少监管环节,提高了监管效率。今后,各部门间争夺监管权和相互推诿监管责任的状况将不会发生。
根据改革方案,质监和工商部门的相关执法队伍、检测检验机构、装备、编制及经费都划归新整合的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武汉市还将管理职能下沉,将食品药品监督、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三个单位的区分局和分局所属单位整建制的下放到各区管理。为强化基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填补基层执法空白,各区将按街(乡、镇)或区域设立食品药品监督所,并在农村和城市社区设立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承担协助执法、排查隐患、信息报告和宣传引导责任。
上海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方案初步形成
上海市食安委副主任、上海市食安办主任、食药监局党委书记阎祖强昨天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透露,上海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方案初步形成。与以往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在上海所有街镇建立食品药品监督所,在黑窝点、黑作坊最容易出现的基层编织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将食品安全隐患早发现、早解决在基层。
阎祖强昨天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透露,市食安办牵头制订的《2013年市委、市政府食品安全重点工作推进方案》已经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即将印发。该方案共分八方面二十九条,每一方面均提出了总体要求和具体落实措施,明确了责任部门。
与以往最大的变化之一是加强基层食品安全网络建设,监管重心下移,市法制办、监察局和市食安办进一步完善了有关制度建设,促进209个街镇加强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联合执法。阎祖强指出,黑窝点、黑作坊最容易出现在基层,在基层编织食品安全防御网络非常关键,希望能够在基层、在社区尽早发现食品安全隐患,解决问题。阎祖强指出,近年,婴幼儿奶粉质量安全总体水平不断提升,但影响产品质量安全因素依然存在,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心有待增强。为挽回消费者的信心,国务院此次提出的多项措施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按照严格的药品管理办法监管婴幼儿奶粉质量”。在机构改革之后,上海也将启动研究如何按照药品那样管理婴幼儿奶粉。
同时,上海组建成立上海市食品安全工作联合会,充分发挥联合会及相关行业协会等第三方机构在加强行业信息通报、信用体系建设、企业标准拟定等方面的作用,并建立对行业内违规失信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批评通报制度。
“食品安全监管牵涉到多个部门,监管链条长、环节多,不可避免地出现由于职能交叉或者不清晰所带来的监管缺位或不到位等现象。”在昨日召开的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广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广州市食安办主任赵南先剖析当前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赵南先还算了一笔账:广州市日均消费蔬菜8000吨、猪肉2800吨、鸡肉400吨、水产品1600吨、蛋320吨、奶400吨,全市农业和农村经营户35.5万户,从事食品经营的各类工商户8.5万,从事食品生产企业1686家,从事餐饮服务单位4.35万家。市、区两级从事农产品质量和食品生产、流通及餐饮服务的监管人员约2400人,“人均监管对象约200家,监管任务繁重”。
赵南先还分析了目前广州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食品安全环境面临深层次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快速工业化导致环境污染,使得部分农产品在种养殖源头即受到污染;大量原始、分散、小作坊式的生产经营方式,部分从业者违法生产假冒伪劣食品或非法添加,造成食品源头安全隐患较多;现行体制下难以做到异地监管,源头控制困难,食品安全风险不易确定。
他表示,目前食品安全监管牵涉到农业(畜牧、海洋)、经贸、质监、工商、卫生、食品药品监管、出入境检验检疫、公安等多个部门,监管链条长、环节多,不可避免地出现由于职能交叉或者不清晰所带来的监管缺位或不到位等现象;一些区、县级市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构和职能部门的人员编制不足,基层镇(街道)、村(居)食品安全监管力量薄弱,难以全面覆盖。
对此,赵南先称,广州将做好食品监管部门大部制机构改革。在此前的人大会议相关新闻通气会上,广州市食安办相关处室负责人透露,广州将在今年9月完成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改革。届时,“九龙治水”的困局有望得以改变。
武汉:工商质监不再承担食药品监管职能将统一监管
食品卫生多头管理,却都管不好的现状将得到改善。昨日,武汉市政府常务会原则性通过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的实施意见,将原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和药品管理职能进行整合,组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对食品药品实行集中统一监管。
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特殊时期,食品药品安全的总体形势比较严峻,现在又面临着食品药品监管体制的改革。根据中央意见,武汉市本次拟对食品药品监管职能进行调整。将原来由质监部门负责的食品生产环节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工商部门负责的食品流通环节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划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今后,将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和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将牲畜屠宰划入农业部门,由其负责种植、养殖、畜禽屠宰、生鲜乳收购、农业投入品等环节的质量安全。一个负责前端,一个负责后端,减少监管环节,提高了监管效率。今后,各部门间争夺监管权和相互推诿监管责任的状况将不会发生。
根据改革方案,质监和工商部门的相关执法队伍、检测检验机构、装备、编制及经费都划归新整合的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武汉市还将管理职能下沉,将食品药品监督、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三个单位的区分局和分局所属单位整建制的下放到各区管理。为强化基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填补基层执法空白,各区将按街(乡、镇)或区域设立食品药品监督所,并在农村和城市社区设立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承担协助执法、排查隐患、信息报告和宣传引导责任。
上海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方案初步形成
上海市食安委副主任、上海市食安办主任、食药监局党委书记阎祖强昨天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透露,上海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方案初步形成。与以往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在上海所有街镇建立食品药品监督所,在黑窝点、黑作坊最容易出现的基层编织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将食品安全隐患早发现、早解决在基层。
阎祖强昨天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透露,市食安办牵头制订的《2013年市委、市政府食品安全重点工作推进方案》已经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即将印发。该方案共分八方面二十九条,每一方面均提出了总体要求和具体落实措施,明确了责任部门。
与以往最大的变化之一是加强基层食品安全网络建设,监管重心下移,市法制办、监察局和市食安办进一步完善了有关制度建设,促进209个街镇加强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联合执法。阎祖强指出,黑窝点、黑作坊最容易出现在基层,在基层编织食品安全防御网络非常关键,希望能够在基层、在社区尽早发现食品安全隐患,解决问题。阎祖强指出,近年,婴幼儿奶粉质量安全总体水平不断提升,但影响产品质量安全因素依然存在,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心有待增强。为挽回消费者的信心,国务院此次提出的多项措施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按照严格的药品管理办法监管婴幼儿奶粉质量”。在机构改革之后,上海也将启动研究如何按照药品那样管理婴幼儿奶粉。
同时,上海组建成立上海市食品安全工作联合会,充分发挥联合会及相关行业协会等第三方机构在加强行业信息通报、信用体系建设、企业标准拟定等方面的作用,并建立对行业内违规失信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批评通报制度。
上一篇:超七成中药检出农残 检测标准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