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
实验室仪器
按功能分按专业实验室分
- 化学合成
- 乳品类检测专用仪器
- 细胞工程类
- 种子检测专用仪器
- 病理设备
- 1. 乳品类检测专用仪器
- 1. 种子检测专用仪器
- 层析设备
- 动物实验设备
- 粮油检测
- 生物类基础仪器
- 植物土壤检测
- 1. 电泳(电源)仪、电泳槽
- 2. 分子杂交
- 3. 基因工程
- 4. PCR仪
- 5. 紫外仪、凝胶成像系统
- 药物检测分析
- 地质
- 纺织
- 分析仪器
- 农产品质量监测
- 1. 农药残毒快速检测仪
- 2. 农产品检测试纸
- 3. 农产品检测试药片
- 4. 土壤、化肥快速检测仪
- 5. 种子外观品质分析仪
- 水产品质量安全
- 水产技术推广
- 水生动物防疫
- 食品检测实验室
-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1. 快速检测试剂盒
- 2. 肉类检测仪器
- 3. 食品安全快速分析仪
- 4. 食品安全检测箱
- 5. 食品检测仪器配套设备
- 6. 食品安全检测仪器
- 7. 三十合一食品安全检测仪
- 8. 相关配置、配件
- 供水、水文监测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热销品牌 - 工业仪器
- 户外仪器
- 环境监测
- 便携式仪器
- 在线式仪器
解读新“国家核应急预案“ 将建成4大监测网络
[2013/7/5]
我国核辐射监管体系世界领先
中国一直致力于建立健全国家核应急组织体系、法规标准体系、预案体系、救援体系和专业技术支持体系,目前已建成8类中心4个网络,核应急工作基础不断增强,应对核与辐射突发事件能力进一步提升。
7月3日起至7月9日,中国首次举办“全国核应急宣传周”活动。姚斌介绍说,目前,中国已初步建成国家核应急响应技术支持、核应急监测、核应急辐射防护、核应急医学救治、核应急航空监测、核应急气象监测预报、核应急海洋监测和核应急行动等8类专业技术支持中心,以及环境辐射监测、海洋辐射监测、食品和饮用水辐射监测、医学救治等4个网络。同时,国家级核应急救援队建设正在按计划推进,规模约300人,重点承担复杂条件下重特大核事故突击抢险和紧急处置任务。
解读修订版《国家核应急预案》
“修订版预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发生什么样的事故采取什么相应措施有明确要求,这是一个可以让老百姓放心的预案。”国家核应急协调委副主任委员、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兼国防科工局局长马兴瑞说。
据国家核事故应急办公室副主任、国防科工局核应急安全司副司长许平介绍,预案规定,我国核应急组织体系由国家、省和营运单位三级核应急组织构成,明确了三级核应急组织的职责。预案规定,我国核事故应急响应分为4级,并对不同级别的应急响应各级的具体职责和响应行动进行了描述和规定。
此外,预案要求按照信息公开的原则,在事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准确、权威信息。同时,对国际通报、国际救援等有关事项做了原则规定。
就统筹协调而言,主要包括协调事故缓解与控制、辐射监测、观(监)测预报和后果评价、服碘防护、隐蔽和撤离、临时避迁和永久再定居、食品和饮水控制、出入通道控制、去污洗消和医疗救治、口岸控制、市场监管与调控、维护社会治安、信息报告与发布、国际通报与援助等方面的工作。
“一旦发生重特大核事故,国务院将会启动一级响应,必要时成立指挥部,国务院领导同志担任总指挥”,国家核事故应急办公室副主任、国防科工局核应急安全司司长姚斌说。
国家核应急协调委委员、国家核应急办公室主任、国防科工局副局长王毅韧说:“通过这个协调机制,我们的核应急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核应急体系不断完善,核应急能力不断增强,为确保我国的核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核电厂设五道防线
我国大陆地区核电机组安全运行业绩良好,核电厂通常设置五道防线
迄今为止,我国大陆地区已经投入运行的核电机组达到17台,安全运行业绩良好,从未发生过国际核事件分级表2级及以上事件,也未发生过对人员或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的事件。多年的环境监测结果表明,核电厂气态和液态流出物排放远低于国家标准限值,核电厂周围辐射环境没有因为核电厂运行而改变。
“我国的核电厂从设计、建造、运行和管理汲取了世界各国几十年的经验,其安全水平是比较高的。”辐射防护专家柴国旱说。
“尽管核电厂发生严重核事故的概率很低,但必须看到,从技术角度讲,概率低并不意味是零。”中国工程院院士潘自强强调,“我们必须进一步大力加强核事故应急准备工作。根据‘纵深防御’原则,核电厂通常设置五道防线,核应急是核电站纵深防御的最后一道防线确保在万一发生核事故的情况下,迅速采取应急措施,将放射性危害减少到最低的程度。”
国家级核事故应急救援队按计划建设
按照“十二五”规划,国家级核事故应急救援队建设正在按计划推进。姚斌表示,核能事业,发展是核心,安全是前提,应急是保障。中国的核设施保持了良好的安全记录,迄今未发生过2级以上事件,同时也做好了随时应对的准备,基于中国拥有的核应急专业能力,以及按照积极兼容原则构建的国家核应急体系,“我们完全有能力、有实力、有信心做好一旦发生核事故的应急应对工作”。
中国核应急能力由国家级核应急能力体系、省级核应急能力体系、核设施营运单位及其上级主管单位建设的核应急能力体系3个层次构成,其中也包括军队的核应急力量。截至2013年3月底,中国运行中的核电机组已达17台,在建28台,核电事业已进入体系化、规模化的快速发展阶段。
中国一直致力于建立健全国家核应急组织体系、法规标准体系、预案体系、救援体系和专业技术支持体系,目前已建成8类中心4个网络,核应急工作基础不断增强,应对核与辐射突发事件能力进一步提升。
7月3日起至7月9日,中国首次举办“全国核应急宣传周”活动。姚斌介绍说,目前,中国已初步建成国家核应急响应技术支持、核应急监测、核应急辐射防护、核应急医学救治、核应急航空监测、核应急气象监测预报、核应急海洋监测和核应急行动等8类专业技术支持中心,以及环境辐射监测、海洋辐射监测、食品和饮用水辐射监测、医学救治等4个网络。同时,国家级核应急救援队建设正在按计划推进,规模约300人,重点承担复杂条件下重特大核事故突击抢险和紧急处置任务。
解读修订版《国家核应急预案》
“修订版预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发生什么样的事故采取什么相应措施有明确要求,这是一个可以让老百姓放心的预案。”国家核应急协调委副主任委员、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兼国防科工局局长马兴瑞说。
据国家核事故应急办公室副主任、国防科工局核应急安全司副司长许平介绍,预案规定,我国核应急组织体系由国家、省和营运单位三级核应急组织构成,明确了三级核应急组织的职责。预案规定,我国核事故应急响应分为4级,并对不同级别的应急响应各级的具体职责和响应行动进行了描述和规定。
此外,预案要求按照信息公开的原则,在事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准确、权威信息。同时,对国际通报、国际救援等有关事项做了原则规定。
就统筹协调而言,主要包括协调事故缓解与控制、辐射监测、观(监)测预报和后果评价、服碘防护、隐蔽和撤离、临时避迁和永久再定居、食品和饮水控制、出入通道控制、去污洗消和医疗救治、口岸控制、市场监管与调控、维护社会治安、信息报告与发布、国际通报与援助等方面的工作。
“一旦发生重特大核事故,国务院将会启动一级响应,必要时成立指挥部,国务院领导同志担任总指挥”,国家核事故应急办公室副主任、国防科工局核应急安全司司长姚斌说。
国家核应急协调委委员、国家核应急办公室主任、国防科工局副局长王毅韧说:“通过这个协调机制,我们的核应急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核应急体系不断完善,核应急能力不断增强,为确保我国的核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核电厂设五道防线
我国大陆地区核电机组安全运行业绩良好,核电厂通常设置五道防线
迄今为止,我国大陆地区已经投入运行的核电机组达到17台,安全运行业绩良好,从未发生过国际核事件分级表2级及以上事件,也未发生过对人员或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的事件。多年的环境监测结果表明,核电厂气态和液态流出物排放远低于国家标准限值,核电厂周围辐射环境没有因为核电厂运行而改变。
“我国的核电厂从设计、建造、运行和管理汲取了世界各国几十年的经验,其安全水平是比较高的。”辐射防护专家柴国旱说。
“尽管核电厂发生严重核事故的概率很低,但必须看到,从技术角度讲,概率低并不意味是零。”中国工程院院士潘自强强调,“我们必须进一步大力加强核事故应急准备工作。根据‘纵深防御’原则,核电厂通常设置五道防线,核应急是核电站纵深防御的最后一道防线确保在万一发生核事故的情况下,迅速采取应急措施,将放射性危害减少到最低的程度。”
国家级核事故应急救援队按计划建设
按照“十二五”规划,国家级核事故应急救援队建设正在按计划推进。姚斌表示,核能事业,发展是核心,安全是前提,应急是保障。中国的核设施保持了良好的安全记录,迄今未发生过2级以上事件,同时也做好了随时应对的准备,基于中国拥有的核应急专业能力,以及按照积极兼容原则构建的国家核应急体系,“我们完全有能力、有实力、有信心做好一旦发生核事故的应急应对工作”。
中国核应急能力由国家级核应急能力体系、省级核应急能力体系、核设施营运单位及其上级主管单位建设的核应急能力体系3个层次构成,其中也包括军队的核应急力量。截至2013年3月底,中国运行中的核电机组已达17台,在建28台,核电事业已进入体系化、规模化的快速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