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2014年农产品“产”和“管”两手抓

[2014/2/12]

  2013年,农业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13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的要求,制定并组织实施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全年开展了4次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共监测全国153个大中城市5大类产品103个品种87项参数,抽检样品38984个,总体合格率为97.5%,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

  其中蔬菜、茶叶、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6.6%、98.1%、99.7%和94.4%,同比分别上升0.6、5.1、0.1和3.9个百分点,水果为96.8%,下降0.3个百分点。其中,瘦肉精监测合格率为99.7%,同比持平。全年监测结果显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总体稳定向好。

  而针对民众的质疑,陈晓华在发布会上指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好坏,主要有三点:第一,看符不符合国家的标准。目前我们国家的标准正在与国际标准接轨,从2006年开始,中国成为食品法典农药残留委员会的主持国,这也反映了我们国家在农药标准上的国际地位。反映在指标上,就是我们97.5%,也就是96%以上的重点产品,都符合国家的标准。

  第二,主要看发展的态势。现在的生产水平与本世纪初相比,质量安全合格率大体上提高了30个百分点。2013年比2012年,我们的重点产品,也就是主要是蔬菜、畜产品、水产品比上年同时提高了0.6、0.1和3.9的百分点。

  第三,看能否及时发现问题和查处问题。大家知道,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各国都要面临的问题,尤其是中国这样一个农产品的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又面临小而分散的生产经营,这个问题就更突出。现阶段出了问题,关键是要及时的查处,避免酿成系统性的问题,和区域性的问题。这些年,农业部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就拿瘦肉精的整治而言,这些年农业部已经向公安机关移送了300多起案件,有效地端了窝点,切断了渠道,遏制了犯罪的势头。

  为进一步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农业部要求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硬,切实落实属地责任,严格规范种植养殖过程中农、兽药使用,健全监管制度机制,严厉打击添加违禁药物、滥用抗生素等各种违法行为,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同时,部署启动2014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工作,强化春节及“两会”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及时发现和解决突出问题,确保农产品消费安全。

  另一方面,为加快推进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科学监管力度,近日,农业部认定北京市房山区农业环境和生产监测站等145家技术单位为首批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站,授权承担各主产区相应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定点动态跟踪和风险隐患摸底排查工作。

  截至目前,农业部已建立起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机构(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中心)为龙头,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为主体,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站为基础的风险评估体系,通过制定风险评估计划,分年度、按计划、有重点地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实施专项评估、应急评估、验证评估和跟踪评估,全面摸清和掌握各类农产品、各个环节存在的风险隐患的种类、范围和危害程度,提出全程监管的关键控制点,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制修订、执法监管、生产指导、消费引导、应急处置、舆情应对和科学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科学管理、依法监管提供技术保障。

  下一步,农业部将在各农产品生产基地、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布局设置一些定位动态观测点,从农产品生产全过程、全流程、全环节掌握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变化情况,做到有的放矢,提前预警,重点监管。而《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站管理规范》也在日前印发。

  随着社会发展,各国在农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上,更是以科技博弈。1月9日在京召开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工作会议提出,要明确发展方向,突出工作重点,实化工作措施,履职尽责,开拓创新,加快推进五大支撑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科学发展能力和水平。

  农业部提出,要多层技术平台并用,大力推进建立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创新体系,以研发体系为龙头,以集成基地为平台,以推广应用为重点,努力形成靠得住、用得上、可依托的技术创新骨干力量;要多元人力资源并用,大力推进建立农产品加工业人才支撑体系,以经营管理和科技创新人才为重点,以技能型人才为基础,努力培养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善于实战的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