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治愈后检测不到病毒也需用药

[2014/3/19]

  慢性乙肝理想目标是临床治愈

  慢性乙肝可以实现临床治愈即表面抗原(HBsAg)清除,这一概念逐渐被国内外乙肝治疗领域的专家广为接受。2012年欧洲肝病学会指南中明确表示“停药后持久的表面抗原(HBsAg)清除”是慢性乙肝治疗的理想终点。

  研究发现,经长效干扰素一年的治疗能帮助3%-11%慢乙肝患者实现临床治愈。然而,这一概念在公众中的知晓率却很低。对此,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希忠表示:“我们开展慢性乙肝治疗认知促进活动的初衷,就是为了让更多患者能够正确认识慢性乙肝,科学规范治疗,提高依从性,使更多患者通过有限疗程实现理想的临床治疗目标,真正提高生活质量。”

  持久表面抗原清除能实现停药

  目前国际公认的慢性乙肝治疗有三个终点:乙肝病毒降至检测不到水平是可以接受的终点,这个阶段还不能停药,一旦停药非常容易复发;实现停药后持久的e抗原血清学转换(即经抗病毒治疗后获得持久的“大三阳”转为“小三阳”)是满意的治疗终点,达到这一治疗终点才有可能实现停药后不复发;理想的治疗终点是停药后持久的表面抗原清除,也就是“临床治愈”。研究表明,实现临床治愈的患者发生肝硬化、肝癌的风险将明显降低,生活质量也将大大提升。

  中国工程院院士庄辉教授解释说:“慢性乙肝治疗仅仅实现病毒检测不到是不够的,实际上慢性乙肝的发生、发展都与机体免疫密切相关,只有达到持久的e抗原清除和转换,甚至持久的表面抗原清除,才能真正实现停药后不复发。有研究结果显示,治疗至单纯乙肝病毒检测不到的患者,其肝癌发生率为0.1%,而表面抗原清除的患者仅为0.02%,较前者下降5倍,接近无慢性乙肝病毒者的水平。”

  乙肝治疗用药应尽快纳入医保

  “目前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1亿多,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3000万,但全国尚无一种治疗乙肝的抗病毒药物纳入医保目录!”全国政协委员、苏州大学副校长熊思东呼吁,尽快将乙肝治疗用药纳入医保目录。

  熊思东委员说,乙型肝炎、艾滋病、结核病是我国三大传染病。目前,我国已在艾滋病防治中出台了“四免一关怀”政策,对结核病也实行了免费治疗,对作为我国头号传染病的乙肝治疗,却一直没有任何国家医学关怀措施。

  临床试验表明,治疗慢性乙肝的恩替卡韦、替比夫定、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等核苷类药物和干扰素等免疫调节类药物,已被证实安全、有效,但都需要长期甚至终生用药。然而全国尚无一种治疗乙肝的抗病毒药物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医保目录,病人用药经济负担极重,大多数患者难以及时、足程用药。

  熊思东委员建议,将乙肝治疗用抗病毒药物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采取统一招标采购,实行零差价销售,减轻乙肝患者用药经济负担;部分有条件地区将乙肝治疗用抗病毒药物纳入《医保药物目录》,使有医保的乙肝患者可报销部分医疗费用;条件成熟后,在部分地区实行部分或全部乙肝治疗用抗病毒药物的免费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