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污水总量超环境容量三倍

[2014/7/28]

  去年以来,中国各地频发的雾霾也成为被高度关注的国际问题,甚至被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称为“当今全球最大的环境灾害”。

  雾霾泛滥

  2013年初以来,我国多次出现持续性、大面积雾霾,覆盖全国25个省份、100多个城市,受影响人口约6亿人。雾霾中的PM2.5成为最新的健康杀手和人民群众的“心肺之患”。

  “笼罩全国五分之一国土的雾霾,形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环境灾难,使中国成为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本月15日,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薛进军在京表示,以雾霾为代表的环境事件正在影响中国当前社会的稳定。

  以雾霾为代表的大气污染的危害在于严重影响当前和今后的经济活动,严重危害健康,特别是儿童和妇女的健康,也影响了中国的国际声誉,并严重威胁社会安全。这些环境问题的大规模出现,使得中国民众最关注的社会问题越来越转向健康危害、食品安全、污染防治。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联合国副秘书长施泰纳日前在京表示,中国在“空气污染方面的巨大挑战,已经引发了各个国家之间一系列的讨论”。“世界上没有任何其他的国家能够像中国这样,每天清晨,城市的中产阶层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看一下空气质量是什么样的。”

  土壤、水污染同样严重

  除了雾霾外,我国土壤、水污染同样严重。15日,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发布的相关报告以《中国已成为污染大国》为题,列举了如下事实:

  中国各类污染物排放量均居世界首位,并远远超过自身的环境容量极限。目前,中国消费了世界约21%的能源、11%的石油、49%的煤炭,排放了占世界26%的二氧化硫、28%的氮氧化物、25%的二氧化碳。

  在土壤污染方面,今年4月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耕地的污染超标率为19.4%,而土壤总的超标率为16.1%,其中1.1%为重度污染,而我国南部和西南部的土壤污染更为严重。

  在水污染方面,2012年,全国十大水系、62个主要湖泊分别有31%和39%的淡水水质达不到饮用水要求,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生产和生活。目前,全国有2.8亿居民使用不安全饮用水。《2012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198个地市级行政区中,近六成地下水质较差或极差。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孟伟告诉本报记者,中国污水排放总量远远超过环境容量,中国水环境的COD(化学需氧量)承载力为740.9万吨,但全国第一次污染源调查发现,COD实际排放量为3028.96万吨,约为中国水环境COD承载力的4倍。

  三阶段推可持续消费

  国合会“可持续消费与绿色发展”课题组已绘制了中国可持续消费路线图,并作为一项重大政策建议递交国务院有关部门。这份路线图将中国实施可持续消费战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至2015年,改进期):将可持续消费纳入“十三五”规划,发展并确立可持续消费的制度基础,修订现有法律政策框架,纳入可持续消费。优先在住房(包括家电)、交通、食品和服装四个领域进行重点实施。这一阶段囊括了绿色产品数量增加及质量提高、非物质消费和服务改善、农村“低消费者”消费力增强。第一阶段末期,可持续消费在能源节约和气候保护方面的潜能在四个优先领域内得到初步发掘。

  第二阶段(2015年至2020 年,巩固期):改善和扩大法律政策框架,在中国新兴城市中产阶层中积极推广可持续消费模式。根据当地具体情况,为利益相关方调整和制定一揽子计划。 2020年,中国消费者和企业应为政策干预的实施提供广泛支持,并积极参与,促进可持续消费的发展。

  第三阶段(2020年后,持续提高期):在整个社会范围内持续提高可持续消费的能力和水平。目标是使可持续消费在住房、出行、食品和服装领域的影响水平达到最高。总体人均消费影响下降,城乡收入与消费水平之间的差距缩小。这一阶段完成后,我国的可持续消费战略与其他地区达到相同的水平,如欧盟、日本和巴西等,整体上趋向可持续消费和生产体系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