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化肥日渐式微 高端生态肥借机突进

[2014/7/29]

  从22家农业化肥上市公司年报业绩中发现,25家化肥类上市公司共实现净利润23.22亿元,与上年相比下降60.7%;2013年化肥类上市公司平均每股盈利为0.055元,也下降了40.56%。不管是净利润还是每股收益,均是近年来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年。

  据业内专家介绍,长期使用传统化肥,会使土壤中收容的有机废弃物或含毒废弃物过多,影响或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受到污染的土壤,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改变,如土壤板结、肥力降低、土壤被毒化等,还可以通过雨水淋溶,污染物从土壤传入地下水或地表水,造成水质的污染和恶化。在受污染土壤上生长的生物,吸收、积累和富集土壤污染物后,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造成影响和危害。人们迫切需要一种生态、无污染的肥料来取代传统的化学肥料。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化研究所、农业部设施农业重点工程实验室与山东民和生物科技共同研究推出了利用动物代谢物发酵母液进行浓缩获取的高效生态肥。

  此次研究发布的生态肥被命名为“新壮态”。该生态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农业部农业设施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四大研究机构以及国内外32位科学家共同研制。据介绍,该生态肥的优势在于技术上利用动物代谢物发酵母液进行浓缩提取。

  在国外,类似“新壮态”的生态肥又称全能型植物生长促进液,由生物发酵、纳米工艺从鸡粪等提取动物代谢物提取而成,富含多种有机性物质及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

  据了解,该生态肥现已应用于蔬菜类作物、花卉、茶树、烟草育苗、水果等种植。由上述四家研究机构以及500余家示范户共同验证,证实其可明显改善土壤、增强肥效、大幅度减少化肥及农药用量,增强作物营养价值,且无毒、无害、无残留。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化研究所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张树清表示,在施用该生态肥条件下,植物生长过程中表现了较强的抗逆、增产和体质作用。

  中国畜牧业协会副会长孙希民说:“鸡粪含有丰富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矿物质及钙、磷等营养成分,尤其是烘干鸡粪作为养殖业饲料配料完全可行,这一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据了解,2013年我国传统化肥产量累计超7000万吨,含氮、磷、钾三大单质化肥行情都处于稳步下降中。业内专家建议,推动化肥行业向高效、环保、节能方向迈进,引导农民根据土壤及农作物特性科学施肥,提高化肥利用率,实现农作物优质、高产,我国化肥工业要在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化产品品种、推动技术进步中取得进展。

  产能过剩是中国工业发展中的“痼疾”,化解现有过剩产能尚需多少时日?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3545家企业的调查显示,67.7%的企业认为,要消化目前的过剩产能,需要“3年以上”的时间,其中认为需要“5年及以上”的企业占到22.7%。

  22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指出,中国经济正在由工业化中期进入工业化后期,持续多年的低水平低成本产能扩张到了转型换挡阶段,一些不适应这种转变的产业和企业面临新的洗牌。

  据统计,500种工业产品中,中国已经有200多种产量居世界第一,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表示,当前产能过剩问题对中国经济运行构成巨大挑战,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化解,会加剧市场恶性竞争,造成行业亏损面扩大,影响产业健康发展。据统计,中国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产能利用率分别仅为72%、73.7%、71.9%、73.1%和75%,明显低于国际通常水平,不仅传统产业,而且光伏、风电等新兴产业同样存在着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

  对于多年来屡次调整产能屡次过剩的“怪圈”,张立群认为,这与市场和成本条件变化有直接关系。随着市场由供不应求到普遍供大于求,工资、土地、排污等价格明显提高,中国更加注重单位GDP的“含金量”,提升发展的内生动力,提质、增效、减量成为必然选择。“化解过剩产能需要较长一段时间,”张立群预计,随着适应新经济要求的产业发展起来,中国将进入新一轮更高水平、更小代价、更可持续的增长,产能和市场需求也将调整达到动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