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
实验室仪器
按功能分按专业实验室分
- 化学合成
- 乳品类检测专用仪器
- 细胞工程类
- 种子检测专用仪器
- 病理设备
- 1. 乳品类检测专用仪器
- 1. 种子检测专用仪器
- 层析设备
- 动物实验设备
- 粮油检测
- 生物类基础仪器
- 植物土壤检测
- 1. 电泳(电源)仪、电泳槽
- 2. 分子杂交
- 3. 基因工程
- 4. PCR仪
- 5. 紫外仪、凝胶成像系统
- 药物检测分析
- 地质
- 纺织
- 分析仪器
- 农产品质量监测
- 1. 农药残毒快速检测仪
- 2. 农产品检测试纸
- 3. 农产品检测试药片
- 4. 土壤、化肥快速检测仪
- 5. 种子外观品质分析仪
- 水产品质量安全
- 水产技术推广
- 水生动物防疫
- 食品检测实验室
-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1. 快速检测试剂盒
- 2. 肉类检测仪器
- 3. 食品安全快速分析仪
- 4. 食品安全检测箱
- 5. 食品检测仪器配套设备
- 6. 食品安全检测仪器
- 7. 三十合一食品安全检测仪
- 8. 相关配置、配件
- 供水、水文监测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热销品牌 - 工业仪器
- 户外仪器
- 环境监测
- 便携式仪器
- 在线式仪器
关注日本核废液入海 公众心理“防辐射”很重要
[2011/4/21]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开始将11500吨低浓度核废液排放到太平洋。日本研究人员推测,30年后,福岛第一核电站排入海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将扩散至整个太平洋,但浓度会变得非常低,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然而,一些专家担心核废液排入后,会对海洋生态和海洋生物产生影响。消费者也对海产品的安全性产生了怀疑。
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无法预测
在判断核废液排入海水会不会对海洋生物造成影响时,一些专家只是指出了这一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却无法预测影响将达到何种程度。
国家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周德庆博士早前表示,海洋生物比较复杂,但可以肯定的是核辐射对于海洋生物是有害的。危害程度要根据辐射物浓度、排放量的多少而定。
放射生态学家维克勒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认为,海水被辐射物质污染后,最先受到损伤的是那些低等生物,如水母和浮游生物,它们吸收放射性物质的速度最快;海里的鱼,特别是它们的卵和幼体对辐射较为敏感,放射性碘浓度和铯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将导致海洋动物死亡或者改变它们的DNA。而鱼类的主要食物是浮游生物,更大型的动物如鲨鱼、鲸鱼以它们为食,就会危害到整个食物链。但他同时还指出现有的科学研究对此了解十分有限。
我国海产品可放心食用
海产品是否安全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问题。在沿海的一些城市,不少人担心日本排放的核废液中的放射性物质会扩散至临近的海域,进而污染海产品。一些消费者也因为担心海产品被污染,索性对海产品“敬而远之”。
军事医学科学院教授杨国山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放射性物质从海水里扩散肯定没有随大气扩散来得快来得多,这就好比一个是坐飞机,一个是在海里游泳,在海里游的有一部分很可能会沉下去。太平洋的容量很大,放射性物质在海洋中被稀释,当然并不是说扩散后就没有了,它依然是存在的。对有多少放射性物质到达中国海域还不能确定,但是不管能到达多少,这个量是相当微弱的。
至于海产品是否安全的问题,杨国山指出世界卫生组织在2006年规定了特殊情况下允许食物里含有的放射性物质水平,对于碘-131,允许每千克食品当中是在100个贝克的量级,铯-137是每千克可以到一千个贝克。由于本来到达我国海域的放射性物质已经十分微弱,他认为除非是在福岛附近海域打捞起来的海产品,不然我国沿海的海产品含有的放射性物质绝对不会达到这个水平。
据悉,目前北京表示海产品未检出核物质,青岛、宁波等城市也都纷纷表示海产品经检测确无污染。在一些沿海地区,海洋、渔政和边防等职能部门正在加强对海洋环境的监控,要求渔业生产船只严禁跨界捕捞。
政府应做好三项工作
尽管福岛核电站事故对我国影响不大,但杨国山认为政府应该做好三项工作:第一,做好监测工作;第二,要做好检测工作,注意不要让受污染国的农产品、海产品不通过检测等方式直接进口;第三,对本国民众做好一定程度的宣传工作。
目前,我国已在各省市的环保局设立了核辐射科,全国省会城市和部分地级市也正在推广建立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并配备专业监测人员。自3月11日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以来,根据我国环保部要求,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正式启动。
近日,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说:“卫生部、CDC、药品监察局,还有各级卫生人员都在进行监测,凡是核辐射影响到人民健康,一定会给大家公开。”
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要求自4月8日起禁止从日本12个都县进口食品、食用农产品及饲料。为了加强对食品和饮用水的检测,国家疾控中心也召开了食品好饮用水放射性污染检测视频会议,对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相关人员进行了培训。
政府还加强了全国各地监测站的数据发布。据悉,全国42个监测站和三大核电基地在运核电站周围23个监测点,空气吸收剂量率检测数据除3月17日昼夜公布五次外,从3月17日21点开始到现在,每三小时公布一次。
心理“防辐射”很重要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件发生之后,核辐射成为国内街头巷尾讨论的热门话题,对于核辐射的恐惧和种种似是而非的流言引发了“抢盐潮”,现在这种恐惧在日本将核废液排入海水中后,又蔓延至海产品。
当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之后,研究核事故的教授弗列米特拿说过:“到目前为止,对健康影响最大的并非那些受到核辐射的人,而是那些因害怕感染辐射而感到焦虑和恐惧的人,因为这会影响他们长期的健康。”这就提醒我们,在热切关注身体如何防辐射的同时,也应重视心理“防辐射”。
“大家都应该讨论自己是否真正认识了辐射有什么危害。如果大家都明白了辐射有什么危害,这个危害如何产生,能在什么情况下产生,大家多了解以后可能对日本福岛核电站的事故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杨国山说。
消除恐惧的最重要方法就是要正确地认识恐惧对象,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渠道充分了解关于核辐射的信息是很有必要的。当然,我们可以接触到的信息平台五花八门,在搜集信息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信息来源的可靠性。
实际上,尽管科学知识的普及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但是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在某种程度上,从教育的角度来讲,应该给大家增加了不少知识。从莫名其妙的恐惧到现在有些初步的认识,这是一种进步。”杨国山说。
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无法预测
在判断核废液排入海水会不会对海洋生物造成影响时,一些专家只是指出了这一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却无法预测影响将达到何种程度。
国家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周德庆博士早前表示,海洋生物比较复杂,但可以肯定的是核辐射对于海洋生物是有害的。危害程度要根据辐射物浓度、排放量的多少而定。
放射生态学家维克勒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认为,海水被辐射物质污染后,最先受到损伤的是那些低等生物,如水母和浮游生物,它们吸收放射性物质的速度最快;海里的鱼,特别是它们的卵和幼体对辐射较为敏感,放射性碘浓度和铯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将导致海洋动物死亡或者改变它们的DNA。而鱼类的主要食物是浮游生物,更大型的动物如鲨鱼、鲸鱼以它们为食,就会危害到整个食物链。但他同时还指出现有的科学研究对此了解十分有限。
我国海产品可放心食用
海产品是否安全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问题。在沿海的一些城市,不少人担心日本排放的核废液中的放射性物质会扩散至临近的海域,进而污染海产品。一些消费者也因为担心海产品被污染,索性对海产品“敬而远之”。
军事医学科学院教授杨国山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放射性物质从海水里扩散肯定没有随大气扩散来得快来得多,这就好比一个是坐飞机,一个是在海里游泳,在海里游的有一部分很可能会沉下去。太平洋的容量很大,放射性物质在海洋中被稀释,当然并不是说扩散后就没有了,它依然是存在的。对有多少放射性物质到达中国海域还不能确定,但是不管能到达多少,这个量是相当微弱的。
至于海产品是否安全的问题,杨国山指出世界卫生组织在2006年规定了特殊情况下允许食物里含有的放射性物质水平,对于碘-131,允许每千克食品当中是在100个贝克的量级,铯-137是每千克可以到一千个贝克。由于本来到达我国海域的放射性物质已经十分微弱,他认为除非是在福岛附近海域打捞起来的海产品,不然我国沿海的海产品含有的放射性物质绝对不会达到这个水平。
据悉,目前北京表示海产品未检出核物质,青岛、宁波等城市也都纷纷表示海产品经检测确无污染。在一些沿海地区,海洋、渔政和边防等职能部门正在加强对海洋环境的监控,要求渔业生产船只严禁跨界捕捞。
政府应做好三项工作
尽管福岛核电站事故对我国影响不大,但杨国山认为政府应该做好三项工作:第一,做好监测工作;第二,要做好检测工作,注意不要让受污染国的农产品、海产品不通过检测等方式直接进口;第三,对本国民众做好一定程度的宣传工作。
目前,我国已在各省市的环保局设立了核辐射科,全国省会城市和部分地级市也正在推广建立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并配备专业监测人员。自3月11日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以来,根据我国环保部要求,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正式启动。
近日,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说:“卫生部、CDC、药品监察局,还有各级卫生人员都在进行监测,凡是核辐射影响到人民健康,一定会给大家公开。”
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要求自4月8日起禁止从日本12个都县进口食品、食用农产品及饲料。为了加强对食品和饮用水的检测,国家疾控中心也召开了食品好饮用水放射性污染检测视频会议,对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相关人员进行了培训。
政府还加强了全国各地监测站的数据发布。据悉,全国42个监测站和三大核电基地在运核电站周围23个监测点,空气吸收剂量率检测数据除3月17日昼夜公布五次外,从3月17日21点开始到现在,每三小时公布一次。
心理“防辐射”很重要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件发生之后,核辐射成为国内街头巷尾讨论的热门话题,对于核辐射的恐惧和种种似是而非的流言引发了“抢盐潮”,现在这种恐惧在日本将核废液排入海水中后,又蔓延至海产品。
当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之后,研究核事故的教授弗列米特拿说过:“到目前为止,对健康影响最大的并非那些受到核辐射的人,而是那些因害怕感染辐射而感到焦虑和恐惧的人,因为这会影响他们长期的健康。”这就提醒我们,在热切关注身体如何防辐射的同时,也应重视心理“防辐射”。
“大家都应该讨论自己是否真正认识了辐射有什么危害。如果大家都明白了辐射有什么危害,这个危害如何产生,能在什么情况下产生,大家多了解以后可能对日本福岛核电站的事故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杨国山说。
消除恐惧的最重要方法就是要正确地认识恐惧对象,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渠道充分了解关于核辐射的信息是很有必要的。当然,我们可以接触到的信息平台五花八门,在搜集信息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信息来源的可靠性。
实际上,尽管科学知识的普及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但是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在某种程度上,从教育的角度来讲,应该给大家增加了不少知识。从莫名其妙的恐惧到现在有些初步的认识,这是一种进步。”杨国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