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对策、建议:产品质量分析工作

[2015/9/8]

    产品质量状况分析(以下简称“质量分析”)是指根据统计调查数据,对报告周期内全国、行业或区域内产品质量现状、趋势、特点进行分析、评价,提出措施和建议的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国家质检总局高度重视质量分析工作,2011年下发《关于印发〈产品质量状况分析工作制度(试行)〉的通知》,明确了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编写规范。从目前工作开展的情况看,结合前期调研和探讨,检验检疫质量分析存在一些须改进的地方,浅议如下。

    当前质量分析工作存在的不足

    对质量分析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检验检疫部门作为进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部门,对辖区进出口产品质量进行分析、评估,并努力从促进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的高度提出建设性的思路和意见建议,对于更好地体现检验检疫的职能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检验检疫系统对此认识普遍不足,没有下功夫认真研究,撰写的质量分析报告总体水平不高,与质量分析报告的内在要求不符,与国家质检总局、地方政府的要求差距甚大,对产业发展缺乏决策参考价值。

    质量分析工作的指向性不强。组织开展检验检疫的质量分析工作,首先要回答质量分析的目的是什么?统计哪些数据?如何分析?得出什么结论?只有弄清楚上述问题,才能最终确定质量分析的指向性,才能通过一系列数据,得出质量分析的结果,才能对地方政府制订政策、产业发展和检验检疫监管等方面提出科学的建议性意见。从当前的质量分析报告来看,许多单位更多的只是惯性地罗列出表层的检验检疫数据,进行简单的合格与不合格的比对,整个报告实际上更像是进出口产品检验检疫不合格批次的汇总,没有针对辖区某一类商品或某一个产业,科学分析其质量安全和产业发展趋势,也没有对产品质量和产业发展趋势提出积极建议。

    质量分析技术性不强。首先是缺乏必要的数据支撑。当前检验检疫质量分析工作所采用的数据,全部来源于辖区检验检疫通关放行和检验监管的数据,数据量小,涉及范围窄。从进出口层面看,缺乏非法检商品的相关数据,从关联度看,缺乏工商、质监、海关、外经贸等部门的数据。数据来源不足,“信息孤岛”效应非常明显,整个区域的产品质量、产业发展数据的缺乏,直接导致检验检疫质量分析工作的局限性。其次是缺乏科学的统计分析手段。目前,检验检疫系统质量分析工作尚未形成用统计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来指导质量分析工作的机制,必然造成质量分析报告缺少系统性、科学性,影响其可用性。

    缺乏专业的质量分析队伍。目前全系统缺乏经过专业培训的质量分析人员,分支机构没有明确的质量分析岗位,全系统质量分析工作的延续性差,没有形成长期坚持的一项工作,主动研究质量分析工作的氛围还没有形成,制约了质量分析工作的开展。

    相关对策与建议

    切实提高质量分析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面对当前改革发展的形势,必然要求检验检疫部门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做好质量分析工作,应该成为检验检疫部门发挥职能作用的一个重要抓手,展示检验检疫形象的一个重要载体。各级部门都要把做好质量分析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要通过质量分析积极参与到当地经济运行决策中,提出有助于地方政府质量竞争力提升的政策、措施,引起地方政府对质量工作的重视,使检验检疫质量分析报告成为政府质量、经济工作重要的决策参考。

    切实提高质量分析工作的科学性。一份有价值的质量分析报告,必然建立在对基础数据、素材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分析基础上形成的。要切实改变目前质量分析报告质量不高,可用价值低的状况,必然要求我们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分析方法。一是保证数据来源的可靠性;二是保证数据具有足够的代表性,避免以偏概全;三是建立全方位、多角度的数据信息网络;四是要运用统计分析的理论和方法;五是运用好质量评价与分析的指标模型。

    切实加强质量分析人才队伍建设。要重视产品质量分析人才队伍的建设,积极选配责任心强、熟悉质量、统计和计算机业务的人员专职或兼职从事质量分析工作。有条件的单位,可以设置质量分析专门的岗位和职能。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定期组织从事质量分析人员进行培训,并开展相应的学习研讨,能力提升活动,提高全系统质量分析人员的能力,为编写高质量的质量分析报告做好人力资源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