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
实验室仪器
按功能分按专业实验室分
- 化学合成
- 乳品类检测专用仪器
- 细胞工程类
- 种子检测专用仪器
- 病理设备
- 1. 乳品类检测专用仪器
- 1. 种子检测专用仪器
- 层析设备
- 动物实验设备
- 粮油检测
- 生物类基础仪器
- 植物土壤检测
- 1. 电泳(电源)仪、电泳槽
- 2. 分子杂交
- 3. 基因工程
- 4. PCR仪
- 5. 紫外仪、凝胶成像系统
- 药物检测分析
- 地质
- 纺织
- 分析仪器
- 农产品质量监测
- 1. 农药残毒快速检测仪
- 2. 农产品检测试纸
- 3. 农产品检测试药片
- 4. 土壤、化肥快速检测仪
- 5. 种子外观品质分析仪
- 水产品质量安全
- 水产技术推广
- 水生动物防疫
- 食品检测实验室
-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1. 快速检测试剂盒
- 2. 肉类检测仪器
- 3. 食品安全快速分析仪
- 4. 食品安全检测箱
- 5. 食品检测仪器配套设备
- 6. 食品安全检测仪器
- 7. 三十合一食品安全检测仪
- 8. 相关配置、配件
- 供水、水文监测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热销品牌 - 工业仪器
- 户外仪器
- 环境监测
- 便携式仪器
- 在线式仪器
世界能源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2011/5/10]
能源是人类生存与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然而随着世界经济持续、高速地发展,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逐渐加深,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当前世界能源消费以化石资源为主,其中中国等少数国家是以煤炭为主,其它国家大部分则是以石油与天然气为主。根据专家预测,按目前的消耗量,石油、天然气最多只能维持不到半个世纪,煤炭也只能维持一二百年。所以不管是哪一种常规能源结构,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都日趋严重。世界上许多国家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开发可再生能源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其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世界能源业发展的现状
——大规模使用化石燃料至今,环境污染已经到了地球难以承受的程度。工业革命以来,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核能与可再生能源等相继大规模地进入了人类活动领域。能源结构的演变推动并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全球气候。据气象学家估算,陆地植物每年经光合作用固定的二氧化碳为200亿—300亿吨。上述仅化石能源人为燃烧就产生二氧化碳370亿吨,加上生命呼吸、生物体腐败及火灾等产生的二氧化碳,就严重地超过了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转化二氧化碳的量,破坏了自然界的二氧化碳循环平衡,已经开始造成保护地球的臭氧层破坏和其它一些反常现象。
——发达国家能源消费增速低于发展中国家。过去30多年的时间里,北美、中南美洲、欧洲、中东、非洲及亚太六大地区的能源消费总量均有所增加,但是经济、科技与社会比较发达的北美洲和欧洲两大地区的增长速度非常缓慢,其消费量占世界总消费量的比例也逐年下降。究其原因,一方面,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已进入到后工业化阶段,经济向低能耗、高产出的产业结构发展,高能耗的制造业逐步转向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发达国家高度重视节能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终端能源消费呈现清洁化趋势。在能源供应中,煤炭所占比重较高,但在终端消费中,其比重明显较低。煤炭直接用于终端消费,不仅利用效率低,而且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为此各国都倾向于将煤炭转换成清洁、易传输的电力,再供终端用户使用。天然气作为一种相对清洁、低碳的优质能源、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电力比重显著上升;而对于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已完成,对电力的需求增长较低,因此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增长缓慢。
——各国能源政策趋向灵活。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低位徘徊,石油出口国为增加财政收入,振兴经济,灵活运用政策杠杆,随机调节关税,对石油等资源的控制有所松动,对石油资源的战略性勘探开发投资明显加速。能源消费国则在加快新能源政策出台频率的同时,通过立法等鼓励节能产品的发展,促进新能源开发的政策更加明晰且具可操作性。国际能源合作更加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新能源发展未有穷期
尽管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生产总量中的比重还比较低,但增长势头异常迅猛。为积极应对能源、环境和气候挑战,世界主要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加快了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步伐。20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意大利、日本等重视环境的欧盟国家和化石能源资源极端贫乏的国家,其可再生能源比重有所上升。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石燃料价格的飞涨和全球气候政策的推动,可再生能源无论是在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或地区,还是在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大国,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美国:发展新能源成为应对危机政策导向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美国率先把发展新能源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显示了其对研发替代能源、发展新能源和改变美国能源消费方式的决心。奥巴马提出:谁掌握清洁和可再生能源,谁将主导21世纪;谁在新能源领域拔得头筹,谁将成为后石油经济时代的佼佼者。奥巴马政府提出的巨额经济刺激计划是一套以优先发展清洁能源、应对气候变化为内容的绿色能源战略计划,把发展新能源作为增加就业岗位、摆脱经济衰退和抢占未来发展先机的战略产业。
奥巴马提出,在未来3年内可再生能源产量增加1倍,2012年占发电比例提高到10%,2025年增至25%。奥巴马的新能源政策或许会如同上世纪90年代克林顿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一样,将彻底改变了此后10-20年世界发展的面貌,对人类社会进步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严重的金融危机下,金融业和传统产业巨头接二连三地轰然倒下,短期内再也难以担纲复兴经济的重任,寻找一个新的产业作为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大势所趋。在这种背景下,快速大规模地开发新能源技术,是解决全球气候改变和美国能源对外依赖问题的最好办法。奥巴马的新能源战略将是世界能源革命的开始,可再生的新能源将逐步取代传统化石能源的主导地位,由此催生经济增长模式的重大转变,传统的、不利于环境的经济活动的空间将被不断压缩。新能源战略势必然会给美国乃至世界能源和经济发展带来深远影响。欧盟:实行共同体能源政策
欧盟一直都十分重视其能源政策,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和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欧盟能源政策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一体化色彩开始逐渐加强。欧盟各国认识到建立共同体能源政策的重要性,继而在能源供给安全、可再生能源、能源税、能源技术、市场自由化、能源效率和能源战略储备等方面陆续制定了大量法律规范条例。在2007年欧盟首脑会议上,欧盟27国领导人又一致通过了新能源政策的共同行动计划。欧盟新能源政策的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占总能源耗费比例的20%,确定如此大胆的目标充分表明了欧盟的决心。法国:用新能源和科技创新迎战危机
法国是欧洲的核电大国,其能源政策以加强自主能源和环保为目标,强调要推进节能工作,发展可再生能源。金融危机以来,法国政府更是将发展新能源视为拉动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2008年11月,法国环境部公布了一揽子旨在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计划,涵盖生物能源、风能、地热能、太阳能以及水力发电等多个领域,计划到2020年将可再生能源在其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提高到至少23%。
日本:加强再生能源的推广普及
国内资源短缺促使日本不断加强再生能源及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普及,加速抢占全球新能源市场,争夺新能源开发的主导权。日本多年来一直积极开发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新能源,利用生物发电、垃圾发电、地热发电以及制作燃料电池作为新能源,特别是对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寄予厚望。经过多年发展,太阳能在日本已逐渐普及,很多家庭都购买了太阳能发电装置。从2000年起,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电池产量多年位居世界首位,约占世界总产量的半壁江山。
巴西:生物能源走在世界前列
巴西一半以上的土地可用于农业生产,大部分地区都可推广种植甘蔗、大豆、油棕榈等生物燃料的主要作物原料。巴西是世界上第二大乙醇燃料生产国和第一大出口国。燃料酒精更加清洁,深受青睐,且价格比普通汽油低30%。现在,巴西的能源消耗总量中,乙醇汽油已占到43%的比例,全国有1550万辆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其中300万辆使用纯乙醇燃料。
——大规模使用化石燃料至今,环境污染已经到了地球难以承受的程度。工业革命以来,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核能与可再生能源等相继大规模地进入了人类活动领域。能源结构的演变推动并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全球气候。据气象学家估算,陆地植物每年经光合作用固定的二氧化碳为200亿—300亿吨。上述仅化石能源人为燃烧就产生二氧化碳370亿吨,加上生命呼吸、生物体腐败及火灾等产生的二氧化碳,就严重地超过了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转化二氧化碳的量,破坏了自然界的二氧化碳循环平衡,已经开始造成保护地球的臭氧层破坏和其它一些反常现象。
——发达国家能源消费增速低于发展中国家。过去30多年的时间里,北美、中南美洲、欧洲、中东、非洲及亚太六大地区的能源消费总量均有所增加,但是经济、科技与社会比较发达的北美洲和欧洲两大地区的增长速度非常缓慢,其消费量占世界总消费量的比例也逐年下降。究其原因,一方面,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已进入到后工业化阶段,经济向低能耗、高产出的产业结构发展,高能耗的制造业逐步转向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发达国家高度重视节能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终端能源消费呈现清洁化趋势。在能源供应中,煤炭所占比重较高,但在终端消费中,其比重明显较低。煤炭直接用于终端消费,不仅利用效率低,而且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为此各国都倾向于将煤炭转换成清洁、易传输的电力,再供终端用户使用。天然气作为一种相对清洁、低碳的优质能源、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电力比重显著上升;而对于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已完成,对电力的需求增长较低,因此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增长缓慢。
——各国能源政策趋向灵活。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低位徘徊,石油出口国为增加财政收入,振兴经济,灵活运用政策杠杆,随机调节关税,对石油等资源的控制有所松动,对石油资源的战略性勘探开发投资明显加速。能源消费国则在加快新能源政策出台频率的同时,通过立法等鼓励节能产品的发展,促进新能源开发的政策更加明晰且具可操作性。国际能源合作更加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新能源发展未有穷期
尽管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生产总量中的比重还比较低,但增长势头异常迅猛。为积极应对能源、环境和气候挑战,世界主要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加快了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步伐。20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意大利、日本等重视环境的欧盟国家和化石能源资源极端贫乏的国家,其可再生能源比重有所上升。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石燃料价格的飞涨和全球气候政策的推动,可再生能源无论是在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或地区,还是在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大国,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美国:发展新能源成为应对危机政策导向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美国率先把发展新能源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显示了其对研发替代能源、发展新能源和改变美国能源消费方式的决心。奥巴马提出:谁掌握清洁和可再生能源,谁将主导21世纪;谁在新能源领域拔得头筹,谁将成为后石油经济时代的佼佼者。奥巴马政府提出的巨额经济刺激计划是一套以优先发展清洁能源、应对气候变化为内容的绿色能源战略计划,把发展新能源作为增加就业岗位、摆脱经济衰退和抢占未来发展先机的战略产业。
奥巴马提出,在未来3年内可再生能源产量增加1倍,2012年占发电比例提高到10%,2025年增至25%。奥巴马的新能源政策或许会如同上世纪90年代克林顿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一样,将彻底改变了此后10-20年世界发展的面貌,对人类社会进步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严重的金融危机下,金融业和传统产业巨头接二连三地轰然倒下,短期内再也难以担纲复兴经济的重任,寻找一个新的产业作为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大势所趋。在这种背景下,快速大规模地开发新能源技术,是解决全球气候改变和美国能源对外依赖问题的最好办法。奥巴马的新能源战略将是世界能源革命的开始,可再生的新能源将逐步取代传统化石能源的主导地位,由此催生经济增长模式的重大转变,传统的、不利于环境的经济活动的空间将被不断压缩。新能源战略势必然会给美国乃至世界能源和经济发展带来深远影响。欧盟:实行共同体能源政策
欧盟一直都十分重视其能源政策,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和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欧盟能源政策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一体化色彩开始逐渐加强。欧盟各国认识到建立共同体能源政策的重要性,继而在能源供给安全、可再生能源、能源税、能源技术、市场自由化、能源效率和能源战略储备等方面陆续制定了大量法律规范条例。在2007年欧盟首脑会议上,欧盟27国领导人又一致通过了新能源政策的共同行动计划。欧盟新能源政策的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占总能源耗费比例的20%,确定如此大胆的目标充分表明了欧盟的决心。法国:用新能源和科技创新迎战危机
法国是欧洲的核电大国,其能源政策以加强自主能源和环保为目标,强调要推进节能工作,发展可再生能源。金融危机以来,法国政府更是将发展新能源视为拉动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2008年11月,法国环境部公布了一揽子旨在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计划,涵盖生物能源、风能、地热能、太阳能以及水力发电等多个领域,计划到2020年将可再生能源在其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提高到至少23%。
日本:加强再生能源的推广普及
国内资源短缺促使日本不断加强再生能源及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普及,加速抢占全球新能源市场,争夺新能源开发的主导权。日本多年来一直积极开发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新能源,利用生物发电、垃圾发电、地热发电以及制作燃料电池作为新能源,特别是对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寄予厚望。经过多年发展,太阳能在日本已逐渐普及,很多家庭都购买了太阳能发电装置。从2000年起,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电池产量多年位居世界首位,约占世界总产量的半壁江山。
巴西:生物能源走在世界前列
巴西一半以上的土地可用于农业生产,大部分地区都可推广种植甘蔗、大豆、油棕榈等生物燃料的主要作物原料。巴西是世界上第二大乙醇燃料生产国和第一大出口国。燃料酒精更加清洁,深受青睐,且价格比普通汽油低30%。现在,巴西的能源消耗总量中,乙醇汽油已占到43%的比例,全国有1550万辆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其中300万辆使用纯乙醇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