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建立“3+1”检测体系 仪器检测精确到飞克

[2017/2/17]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对于人口超过2000万的北京来说,把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关是保证市民餐桌安全的首要一环。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市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建设力度,完善市、区、乡镇、生产基地(企业)“3+1”检测体系建设。调查人员日前探访了北京市农业环境监测站,作为专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他们始终守护着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摇试管摇到双臂肌肉疼
  
  黄宝勇博士是北京市农业环境监测站的技术骨干,他每天的工作都是在和各种型号的试管、各种用途的仪器打交道。需要检测的样品交到黄宝勇手里的时候,唯一的身份信息是它的编号,这个号码将伴随检测过程始终。“样品来源有抽样和送样,我们并不知道它的出处。”黄宝勇说。实际上,经过前处理之后的样品,连形状和颜色等外观信息都已经看不出来了,不管是菠菜还是胡萝卜,都成为一小瓶有编号的液体。
  
  这是如何实现的呢?黄宝勇指着一台“高高瘦瘦”的机器表示,这是匀浆机,它的转速可以达到每分钟10万转,迅速把样品打碎,就得到了具有代表性的、可用于实验室分析的试样,“类似于豆浆的一种状态。”然后,再经过提取、净化、浓缩,才能完成样品前处理。
  
  听上去不难,但实际上每个过程都需要十足的细心、耐心甚至是体力。提取时需要震荡,以便从试样中分裂残留农药,而震荡是由人工完成的。“两手各拿一根试管一起使劲摇,大概需要一到两分钟,”黄宝勇说,有时几十管样品需要一起处理,摇到双臂肌肉疼。
  
  检测单位精确到飞克
  
  接下来才是真正的检测环节。“色谱定量,质谱定性,”黄宝勇介绍说,在农残检测方法的建立上,我国已经初步形成较完备的农残标准体系,基本满足农产品的残留检测要求。
  
  一头连接着仪器的电脑屏幕上出现了波纹状的示意图,中间不时出现一些高高耸起的“山峰”,它们代表了检测样品中所含物质的离子碎片。通过与平行样品的比对,就可以判断出这些物质是什么。“每种农药都会表现出自己的特征,出峰的时间点也不一样,”黄宝勇告诉北京晨报记者,一般来说,样品里都会含有不少杂质,要做出准确判断并不容易。“蒜、韭菜这些口味比较重的,物质就多,而口味清淡一些的黄瓜就会好得多。”
  
  农残检测是一项极为精细的工作。样品中的农药含量很低,每千克样品中仅有毫克(mg/kg)、微克(μg/kg)、纳克(ng/kg)量级的农药,在大气和地表水中农药含量更少,每千克仅有皮克(pg/kg)、飞克(fg/kg)量级。而样品中的干扰物质脂肪、糖、淀粉、蛋白质、各种色素和无机盐等含量都远远大于农药,这决定了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灵敏度要求很高,对提取、净化等处理要求也很高。黄宝勇坦言,没有完美的检测方法,一直都在摸索中。为保障任务按时完成和保证数据的准确度,仪器设备要24小时不间断工作,必须随时确保正常运行,随时维护并对出现的故障及时处理。对于黄宝勇和他的同事们来说,加班加点已经成为了家常便饭。
  
  作为专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北京市农业环境监测站的检测能力在逐年提高。环监站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从2008年到2015年,北京市农业环境监测站检测的样品量由2600个上升到5512个,检测项目由94项上升至346项,出具的有效数据从5.9万个上升至25万个。
  
  检测体系覆盖市区乡企
  
  黄宝勇和北京市农业环境监测站只是本市“餐桌守护神”队伍的一个缩影。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本市完善了市、区、乡镇、生产基地(企业)“3+1”检测体系建设。完成市、区检测机构建设,共建成7家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12家区级综合质检站。同时,推动各区建设乡镇站检测室和基地(企业)速测室200余家。按照《北京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统一监测方案》,每年市级共定量抽检样本1.5万余个,区级检测样本量40余万个。同时,加大对监测结果的分析与应用力度,建立和完善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结果分析会商、问题主体重点约谈、行政监管挂牌督办和检测结果及时通报等相关制度。
  
  在一系列措施的保障下,本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违禁药物和非法添加物的经营使用得到了有效遏制,近年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质量安全总体形势不断向好。根据农业部例行监测结果,2016年本市蔬菜、畜禽、水产品合格率分别为97.1%、100%、97.5%,合格率水平处于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