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苏州医工所研发生物分子界面分析仪

[2017/7/20]

    日前,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发布信息,他们不仅研制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生物分子界面分析仪”,还研制出世界上最小的能产业化的便携式“生物分子界面分析仪”,体积只有“生物分子界面分析仪”的八分之一,检测灵敏度则要比现在最先进的光学检测还要提高40%。
  
  “‘生物分子界面分析仪’其实是一个科技含量非常高的检测平台,花了我们四五年时间攻关。”中科院生物医学检验技术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张威博士介绍,例如,天热,湖中有蓝藻,而且突然发展很快,“生物分子界面分析仪”就可在看不到蓝藻时,通过水样微囊藻毒素检测,快速检测出其藻毒素变化,从而预先知道蓝藻发展趋势。
  
  笔者在实验室看到,这个便携式“生物分子界面分析仪”像一个微型小锅,只有450克。“我们采用了薄膜压电技术,利用薄膜压电晶片实现生物分子界面分析,分析的是分子与分子间的结构变化。”张威从专业角度介绍其工作原理。
  
  只见实验人员将不同水质的水,引入已采过样的芯片上,电脑上很快出现不同的曲线。“通过分析频率变化,可获得吸附层相应的质量、吸附层厚度、粘弹性等信息。”实验人员向笔者介绍,目前世界上这样一台先进的同类产品,售价在100万元以上。而苏州医工所研发的“生物分子界面分析仪”价格只有同类产品的一半。许多参数,甚至还要优于国外产品。
  
  根据第三方检测结果,其温度测定设定在37℃,1小时内温度波动度只为±0.04℃,而国际同类产品温度波动度要达±0.08℃,频率1小时内测量频率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为1.5Hz,部分指标超过了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张威告诉笔者,针对高校和企业、个人研究人员,他们还研发了便携式“生物分子界面分析仪”,专门用于某类定向测试。“该‘迷你’产品的单项性能与‘生物分子界面分析仪”相当,但价格仅5万元,进一步拉低了检测门槛。”
  
  “我们开发出的这两款产品,最核心的技术还是在自主研发的芯片上,该芯片突破了国外垄断产品的技术壁垒。”中科院苏州医工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这两款产品已获15项发明专利授权,申请的国际PCT专利也已进入日本和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