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仪器:保护山水,山水才能养一方人

[2018/7/24]

  最近微博上出现了一条关于“江浙沪为什么吃的特别”的热搜,原博主通过一个城市的历史发展,结合地理位置和生活习惯,给出了解释。真可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环境对于美食的促进作用真的不可估量,但换个角度想想,如果孕育了饮食习惯的环境被污染了,最终不也会通过美食伤害到我们吗?小编今天就要“任性”地从环境检测仪器角度来聊聊美食。


 
  从臭到香、由甜至咸,江浙沪菜系的风味一言难尽,但究其食材和制作方法,离不开“水土”二字。以浙江为例,浙江的地理位置也算是依山傍海,这使得浙江人饮食离不开“山鲜”、“水鲜”,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我们餐桌常见的笋和鱼。先说笋,笋是竹子刚出土的嫩芽,食用的时令季节是春冬两季。笋的脂肪含量和碳水化合物含量低,纤维素含量却很高,具有降脂、降血压、助消化的作用,并具备一定药用价值。而笋的生长离不开土壤,一般弱酸性土壤最佳,并且土壤需要排水通气。正常情况下,竹笋破土前主要的养分都来自于土壤。换言之,如果土壤受到了污染,一方面会直接影响竹笋的产量,另一方面,笋中会混杂一些不利于生物健康的东西。再来说说鱼,鱼生活在水里,是水体生态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一旦水体受到污染,最先影响的就是鱼。水中污染物会随着鱼的活动进入鱼的体内,并随着时间逐渐累积。当这些鱼被送上餐桌的时候,不但色香味欠佳,更会将长久累积的有害物质带入我们的身体。
 
  那么和饮食最密切的水土污染有哪些呢?最常见的就是重金属污染。重金属污染一般会被归咎于工业生产,事实上,从饮食角度来考虑,农药的使用同样是产生重金属污染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一方面,蔬菜自身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时候就会吸收一定量的农药,影响蔬菜的品质;另一方面,农药渗入土壤后并不会消失,而是随着土壤中水份的流动,被蔬菜所吸收。久而久之,蔬菜中的重金属含量就会增加,使其带有苦味与轻微酸涩,并且威胁人体健康。此外,农药具有挥发性,非常容易随着大气水循环,在小范围内传播开来,借助雨水,污染到邻近的河流、池塘。
 
  事实上,现在的老百姓对于食材的安全问题非常关心,有关的食检部门也做了一定的科普和推广,并采取了食品安全快检车等手段,方便居民对于食材安全进行查询。但毋容置疑的是,对于原材料生产环境的研究同样重要。
 
  目前针对农产品及水产品生长环境的研究,大致有土壤检测、水质检测、地下水分析三方面,常用的仪器包括液质联用仪、气质联用仪、荧光光度计等,测定的指标包括环境PH值(水体、土壤)、重金属含量、水体含油量。并且,针对农业生产还有对应的在线生态环境检测系统,力求将食品问题从源头解决。
 
  结语:杭州地铁有一条经典的公益广告,广告中检测人员借助“片儿川”将食品检验的过程展示在观众面前。然而,这只是在食品安全防治上的一方面。不得不承认,我们所品尝到的美食是来自于江南山水的馈赠,所以,无论是对于食品安全,还是城市发展,环境保护都不能有半点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