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
实验室仪器
按功能分按专业实验室分
- 化学合成
- 乳品类检测专用仪器
- 细胞工程类
- 种子检测专用仪器
- 病理设备
- 1. 乳品类检测专用仪器
- 1. 种子检测专用仪器
- 层析设备
- 动物实验设备
- 粮油检测
- 生物类基础仪器
- 植物土壤检测
- 1. 电泳(电源)仪、电泳槽
- 2. 分子杂交
- 3. 基因工程
- 4. PCR仪
- 5. 紫外仪、凝胶成像系统
- 药物检测分析
- 地质
- 纺织
- 分析仪器
- 农产品质量监测
- 1. 农药残毒快速检测仪
- 2. 农产品检测试纸
- 3. 农产品检测试药片
- 4. 土壤、化肥快速检测仪
- 5. 种子外观品质分析仪
- 水产品质量安全
- 水产技术推广
- 水生动物防疫
- 食品检测实验室
-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1. 快速检测试剂盒
- 2. 肉类检测仪器
- 3. 食品安全快速分析仪
- 4. 食品安全检测箱
- 5. 食品检测仪器配套设备
- 6. 食品安全检测仪器
- 7. 三十合一食品安全检测仪
- 8. 相关配置、配件
- 供水、水文监测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热销品牌 - 工业仪器
- 户外仪器
- 环境监测
- 便携式仪器
- 在线式仪器
生物化工和生物质能源技术“十二五”科技发展指南
[2011/8/5]
一、行业科技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行业科技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石油和化工行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自主创新,不断加强创新体系建设,以科技创新推动行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五年来共评出行业年度科学技术奖1273项,青年科技突出贡献奖33人;共有152项石油和化工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经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推荐,获国家科学技术奖的项目共33项,《超大规模MDI制造技术开发》、《巨型工程子午胎成套生产技术与设备开发》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二)行业科技发展趋势
面对资源短缺、能源紧张、环境压力大等世界性难题,石油和化学工业技术正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一是循环经济理念贯穿整个生产流程,低碳引领未来化工发展。
二是产品开发向高性能、低成本、高附加值和专用化方向发展。
三是技术开发向技术集成创新转变。
四是原料结构及其生产路线有了明显调整,促进原料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突破资源制约,是未来的重要发展趋势。
五是新型催化、分离和化工过程强化等关键共性技术仍然支撑产业技术升级。
六是纳米、信息等现代技术正得到广泛应用。
二、指导方针、总体目标
(一)指导方针
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确定的战略目标,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以支撑加快行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提高行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着力突破行业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取得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发展高端产品,提高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石油和化学工业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本质安全型的石油和化学工业,为实现“石化大国”向“石化强国”的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总体目标
到2015年,在石油和化工科技开发及技术创新领域力争实现以下目标:
1、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突破80-100项制约行业发展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其中20~30项技术抢占科技制高点;自行研制10~15套大型成套石油和化工装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2、开发一批高性能化、绿色化和高附加值化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并实现产业化,精细化工率由“十一五”末的45%提高到50%;
3、大力开发和积极推广低碳技术,节能减排工作不断深入,“十二五”末高耗能产品单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能耗在“十一五”末的基础上再下降15%。COD和氮氧化合物排放总量均减少10%,氨氮排放总量减少12%,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8%;
4、创新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建成8~10家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5~8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1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0~25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
5、培养和造就一支技能大才、经营管理人才、科研人员协调发展、相互补充的石化行业人才大军,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才规模效益显著提高,人才竞争优势明显提升,为“石化强国”目标实现提供强大智力支撑。
三、重点技术方向
为实现“十二五”行业科技发展总体目标,围绕“十二五”科技开发和技术创新的重点任务,要着力发展以下重点技术方向。
(十五)生物化工和生物质能源技术
1、目标
“十二五”期间,开发50种以上新产品,生物基材料将代替10~20%的化学材料,在发酵、造纸等领域建立5~8条工业生物技术的应用示范生产线,降低工业能耗15%~80%、原料消耗35%~75%、水污染33%~80%。
2、主要研究内容
(1)生物乙烯产业化关键技术;
(2)乙醇、丁醇、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异戊醇、乳酸、丁酸、丁二酸、富马酸、己二酸、3-羟基丙酸生物法制备技术;
(3)耐盐性高分子聚天门冬氨酸的合成;
(4)高效生产菌种构建和高通量筛选技术;
(5)生物反应过程分离耦合技术;
(6)脂肪酶的定向进化技术、纤维素酶的定向进化技术、脂肪酶固定化技术、生物催化剂快速定向改造新技术;
(7)新型好氧、厌氧和复合的高效反应器、高效生物脱氮除磷新工艺及应用技术;
(8)生物发酵过程的清洁生产工艺;
(9)生物能源制造关键技术及生物能源与化工产品的耦联技术。
(一)行业科技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石油和化工行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自主创新,不断加强创新体系建设,以科技创新推动行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五年来共评出行业年度科学技术奖1273项,青年科技突出贡献奖33人;共有152项石油和化工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经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推荐,获国家科学技术奖的项目共33项,《超大规模MDI制造技术开发》、《巨型工程子午胎成套生产技术与设备开发》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二)行业科技发展趋势
面对资源短缺、能源紧张、环境压力大等世界性难题,石油和化学工业技术正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一是循环经济理念贯穿整个生产流程,低碳引领未来化工发展。
二是产品开发向高性能、低成本、高附加值和专用化方向发展。
三是技术开发向技术集成创新转变。
四是原料结构及其生产路线有了明显调整,促进原料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突破资源制约,是未来的重要发展趋势。
五是新型催化、分离和化工过程强化等关键共性技术仍然支撑产业技术升级。
六是纳米、信息等现代技术正得到广泛应用。
二、指导方针、总体目标
(一)指导方针
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确定的战略目标,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以支撑加快行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提高行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着力突破行业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取得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发展高端产品,提高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石油和化学工业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本质安全型的石油和化学工业,为实现“石化大国”向“石化强国”的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总体目标
到2015年,在石油和化工科技开发及技术创新领域力争实现以下目标:
1、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突破80-100项制约行业发展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其中20~30项技术抢占科技制高点;自行研制10~15套大型成套石油和化工装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2、开发一批高性能化、绿色化和高附加值化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并实现产业化,精细化工率由“十一五”末的45%提高到50%;
3、大力开发和积极推广低碳技术,节能减排工作不断深入,“十二五”末高耗能产品单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能耗在“十一五”末的基础上再下降15%。COD和氮氧化合物排放总量均减少10%,氨氮排放总量减少12%,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8%;
4、创新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建成8~10家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5~8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1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0~25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
5、培养和造就一支技能大才、经营管理人才、科研人员协调发展、相互补充的石化行业人才大军,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才规模效益显著提高,人才竞争优势明显提升,为“石化强国”目标实现提供强大智力支撑。
三、重点技术方向
为实现“十二五”行业科技发展总体目标,围绕“十二五”科技开发和技术创新的重点任务,要着力发展以下重点技术方向。
(十五)生物化工和生物质能源技术
1、目标
“十二五”期间,开发50种以上新产品,生物基材料将代替10~20%的化学材料,在发酵、造纸等领域建立5~8条工业生物技术的应用示范生产线,降低工业能耗15%~80%、原料消耗35%~75%、水污染33%~80%。
2、主要研究内容
(1)生物乙烯产业化关键技术;
(2)乙醇、丁醇、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异戊醇、乳酸、丁酸、丁二酸、富马酸、己二酸、3-羟基丙酸生物法制备技术;
(3)耐盐性高分子聚天门冬氨酸的合成;
(4)高效生产菌种构建和高通量筛选技术;
(5)生物反应过程分离耦合技术;
(6)脂肪酶的定向进化技术、纤维素酶的定向进化技术、脂肪酶固定化技术、生物催化剂快速定向改造新技术;
(7)新型好氧、厌氧和复合的高效反应器、高效生物脱氮除磷新工艺及应用技术;
(8)生物发酵过程的清洁生产工艺;
(9)生物能源制造关键技术及生物能源与化工产品的耦联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