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
实验室仪器
按功能分按专业实验室分
- 化学合成
- 乳品类检测专用仪器
- 细胞工程类
- 种子检测专用仪器
- 病理设备
- 1. 乳品类检测专用仪器
- 1. 种子检测专用仪器
- 层析设备
- 动物实验设备
- 粮油检测
- 生物类基础仪器
- 植物土壤检测
- 1. 电泳(电源)仪、电泳槽
- 2. 分子杂交
- 3. 基因工程
- 4. PCR仪
- 5. 紫外仪、凝胶成像系统
- 药物检测分析
- 地质
- 纺织
- 分析仪器
- 农产品质量监测
- 1. 农药残毒快速检测仪
- 2. 农产品检测试纸
- 3. 农产品检测试药片
- 4. 土壤、化肥快速检测仪
- 5. 种子外观品质分析仪
- 水产品质量安全
- 水产技术推广
- 水生动物防疫
- 食品检测实验室
-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1. 快速检测试剂盒
- 2. 肉类检测仪器
- 3. 食品安全快速分析仪
- 4. 食品安全检测箱
- 5. 食品检测仪器配套设备
- 6. 食品安全检测仪器
- 7. 三十合一食品安全检测仪
- 8. 相关配置、配件
- 供水、水文监测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热销品牌 - 工业仪器
- 户外仪器
- 环境监测
- 便携式仪器
- 在线式仪器
医疗市场对外资准入门槛趋降 资源集中壁垒松动
[2011/2/18]
卫生部下发了《关于调整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审批权限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规定,设置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经医疗机构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初审后,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批;设置人设置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既可举办营利性医疗机构,也可以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而根据商务部和卫生部此前的规定,申请设立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需要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卫生部审批,由卫生部做出批准与否的书面决定。申请人在获得卫生部设置许可后需向商务部提出申请,获得《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
显而易见,相对于过去,《通知》要求的审批环节减少了,手续也相对容易得多。这对外资进入中国医疗服务市场无疑是重大利好。
鲶鱼效应
据统计,中国医疗资源只占GDP的5%,而全球的平均水平则是9%,引入境外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对提高中国医疗服务能力具有重大意义。业内专家认为,医疗领域向社会资本以及外资敞开大门,可以把广泛的医疗资源动员起来,满足在工业化、城市化加速背景下,城乡居民对医疗服务日益多层次的需求。同时,外资这条"鲶鱼"因其能增加医疗服务产权和组织的多样性,还能激活医疗领域的竞争性,让公立医院在竞争、比较、学习中加快改革,整体提升中国医疗服务的现代化水平。
武先生是一家政策咨询服务机构的老总,他们为很多有意进入中国的境外医疗服务机构提供政策咨询。他告诉记者,在中国,医疗市场混乱、医疗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十分突出。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更有大量的公立医院负债进行豪华院区的建设,使得资源利用效率更加低下,管理也更为混乱。由此可见,原有的医院管理者还不具备管理更大型或超大型医院的能力。而今后外资的进入有利于整合国内医疗资源,资源不合理利用的现象有望改善。举个例子,现在很多公立医院专家的挂号费定得很低,并不能真正体现专家所提供专业服务的价值,于是很多三甲医院的专家号从50元被炒到几千元,成为某些利益集团牟取暴利的工具,而专家、医院以及国家却都不能从中获取正当的利益。而在合资医院,专家的挂号费明码标价,定得比较高,可以真正体现出专家的价值。患者的钱花在明处,专家和医院都可以正当地获取自己的利益,国家也可以通过税收保证自己的收入。在合资医院中类似这样的变化将对公立医院产生不小的影响。
由于历史原因,国内医疗资源中公立医院一度占到98%。2007年~2009年,非公立医院比重才逐渐提高,但大多数医疗资源和市场仍集中在公立医院手中。2009年,私营医疗机构数占中国医疗机构总数的比例虽然上升到了36.06%,但床位数却只占床位总数的5.19%,且以小规模经营为主。而且在以往,境外资本进入中国医疗领域多是以合资的形式出现,且对其入股比例有所限制,如内陆省份多不超过30%,东南沿海省份则不超过50%。
最近的一系列政策显示这个壁垒有所松动,根据2010年5月签署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和《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补充协议七,从2011年开始将允许香港、澳门的医疗服务提供者在上海市、重庆市、广东省、福建省、海南省以独资形式设立医院,允许香港、澳门的服务提供者在广东省设立独资、合资、合作的疗养院,提供医疗服务;2010年6月签署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有关条款中也表明,台资可在海南、福建、广东、江苏和上海五地,独资设立医院。而刚刚公布的《关于调整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审批权限的通知》更是表明,中国医疗服务对外资的准入门槛在降低。究其原因,除了需要满足各种不同的医疗需求外,中国公立医院的改革可能也的确需要各类资本介入来帮助激活。
来路漫长
武总告诉记者,虽然《通知》的出台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但是外资想要在中国医疗服务市场真正大展拳脚,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首先,虽然近期利好政策频出,但还缺乏实施的细则。举个例子,合资医院的医生就是个问题。如果合资医院聘用的是外籍医生,那么外籍医生在中国执业的准入门槛、考核机制以及他们的收费标准等都缺乏政策细节上的明确规定。如果是聘用本土的医生,那么这些医生在合资医院中能否获得与公立医院相同的晋升机会,如果与公立医院医生的职业发展机会相同,外资医院的高薪是否会导致公立医院医生的大量流失等,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明确的政策引导。
其次,对于发展合资医院存在的一些风险没有被充分评估。例如在合资医院中一旦出现了医疗纠纷,解决起来应该按照什么样的法律规定来进行,国内目前相应的法规与国外尚不能接轨。
虽然还存在很多未知因素,但外资对于中国医疗服务市场的热情还是非常高涨的。在接受记者采访的当天,武总的公司就接到了两单外资准备在中国开设医疗机构的政策咨询业务:一单是加拿大的一家医疗机构想在中国开设"睡眠中心";另一单是一个新西兰的医疗机构想在中国开办"聋儿医院"。
由于政策利好和巨大市场潜力的吸引,外资非常愿意在中国开设医疗服务机构,但同时由于缺乏实施细则,外资大多是准备开设一些小型的专科医疗机构试水,并且对投资规模比较谨慎,例如很多外资医院是租用医疗设备,而不是大量投入自己购买大型医疗设备。
不管怎样,逐步放开医疗服务市场已经是一个明确的趋势,外资进入中国医疗卫生领域可促进医学科学和技术的交流,有利于改善我国一些地区在医疗服务能力、医疗技术、资金和医疗设施方面的不足,有利于满足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
而根据商务部和卫生部此前的规定,申请设立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需要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卫生部审批,由卫生部做出批准与否的书面决定。申请人在获得卫生部设置许可后需向商务部提出申请,获得《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
显而易见,相对于过去,《通知》要求的审批环节减少了,手续也相对容易得多。这对外资进入中国医疗服务市场无疑是重大利好。
鲶鱼效应
据统计,中国医疗资源只占GDP的5%,而全球的平均水平则是9%,引入境外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对提高中国医疗服务能力具有重大意义。业内专家认为,医疗领域向社会资本以及外资敞开大门,可以把广泛的医疗资源动员起来,满足在工业化、城市化加速背景下,城乡居民对医疗服务日益多层次的需求。同时,外资这条"鲶鱼"因其能增加医疗服务产权和组织的多样性,还能激活医疗领域的竞争性,让公立医院在竞争、比较、学习中加快改革,整体提升中国医疗服务的现代化水平。
武先生是一家政策咨询服务机构的老总,他们为很多有意进入中国的境外医疗服务机构提供政策咨询。他告诉记者,在中国,医疗市场混乱、医疗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十分突出。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更有大量的公立医院负债进行豪华院区的建设,使得资源利用效率更加低下,管理也更为混乱。由此可见,原有的医院管理者还不具备管理更大型或超大型医院的能力。而今后外资的进入有利于整合国内医疗资源,资源不合理利用的现象有望改善。举个例子,现在很多公立医院专家的挂号费定得很低,并不能真正体现专家所提供专业服务的价值,于是很多三甲医院的专家号从50元被炒到几千元,成为某些利益集团牟取暴利的工具,而专家、医院以及国家却都不能从中获取正当的利益。而在合资医院,专家的挂号费明码标价,定得比较高,可以真正体现出专家的价值。患者的钱花在明处,专家和医院都可以正当地获取自己的利益,国家也可以通过税收保证自己的收入。在合资医院中类似这样的变化将对公立医院产生不小的影响。
由于历史原因,国内医疗资源中公立医院一度占到98%。2007年~2009年,非公立医院比重才逐渐提高,但大多数医疗资源和市场仍集中在公立医院手中。2009年,私营医疗机构数占中国医疗机构总数的比例虽然上升到了36.06%,但床位数却只占床位总数的5.19%,且以小规模经营为主。而且在以往,境外资本进入中国医疗领域多是以合资的形式出现,且对其入股比例有所限制,如内陆省份多不超过30%,东南沿海省份则不超过50%。
最近的一系列政策显示这个壁垒有所松动,根据2010年5月签署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和《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补充协议七,从2011年开始将允许香港、澳门的医疗服务提供者在上海市、重庆市、广东省、福建省、海南省以独资形式设立医院,允许香港、澳门的服务提供者在广东省设立独资、合资、合作的疗养院,提供医疗服务;2010年6月签署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有关条款中也表明,台资可在海南、福建、广东、江苏和上海五地,独资设立医院。而刚刚公布的《关于调整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审批权限的通知》更是表明,中国医疗服务对外资的准入门槛在降低。究其原因,除了需要满足各种不同的医疗需求外,中国公立医院的改革可能也的确需要各类资本介入来帮助激活。
来路漫长
武总告诉记者,虽然《通知》的出台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但是外资想要在中国医疗服务市场真正大展拳脚,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首先,虽然近期利好政策频出,但还缺乏实施的细则。举个例子,合资医院的医生就是个问题。如果合资医院聘用的是外籍医生,那么外籍医生在中国执业的准入门槛、考核机制以及他们的收费标准等都缺乏政策细节上的明确规定。如果是聘用本土的医生,那么这些医生在合资医院中能否获得与公立医院相同的晋升机会,如果与公立医院医生的职业发展机会相同,外资医院的高薪是否会导致公立医院医生的大量流失等,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明确的政策引导。
其次,对于发展合资医院存在的一些风险没有被充分评估。例如在合资医院中一旦出现了医疗纠纷,解决起来应该按照什么样的法律规定来进行,国内目前相应的法规与国外尚不能接轨。
虽然还存在很多未知因素,但外资对于中国医疗服务市场的热情还是非常高涨的。在接受记者采访的当天,武总的公司就接到了两单外资准备在中国开设医疗机构的政策咨询业务:一单是加拿大的一家医疗机构想在中国开设"睡眠中心";另一单是一个新西兰的医疗机构想在中国开办"聋儿医院"。
由于政策利好和巨大市场潜力的吸引,外资非常愿意在中国开设医疗服务机构,但同时由于缺乏实施细则,外资大多是准备开设一些小型的专科医疗机构试水,并且对投资规模比较谨慎,例如很多外资医院是租用医疗设备,而不是大量投入自己购买大型医疗设备。
不管怎样,逐步放开医疗服务市场已经是一个明确的趋势,外资进入中国医疗卫生领域可促进医学科学和技术的交流,有利于改善我国一些地区在医疗服务能力、医疗技术、资金和医疗设施方面的不足,有利于满足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