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加大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研究的力度

[2013/8/22]

  欧洲9国研究发现,PM2.5每增加5微克/立方米,患肺癌风险增加18%。我国空气高污染对公众健康的危害多大?公众健康的风险系数如何?诸多疑问都还没有明确答案。为此,专家呼吁——

  8月13日在北京举行的“空气与健康”科学传播沙龙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钟南山通过视频连线表示,我国大部分城市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氮氧化物浓度比欧美国家空气污染最高容许度高出5—20倍,但国内在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方面研究少,污染对公众健康的危害远未阐明。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显示,我国500个大城市中,空气质量全部达标的不到1%。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中,7个在我国。与之相应的是,目前肺癌已占我国恶性肿瘤的33.1%,北京近10年内肺癌患病率增加60%。

  钟南山说,一个人每天要呼吸2万多次,在这个过程中,空气中直径为10—100微米的颗粒可被吸入鼻腔,直径为5—10微米的颗粒能进入气管,3微米以下的细颗粒和极细颗粒能进入肺泡。“大量重金属粉尘、尘土、有毒气体、多环芳烃、细菌病毒都属于PM2.5,直径等于或小于2.5微米,对人体健康产生较大危害。”

  他表示,近年国际研究数据证明了PM2.5的巨大危害。2000年香港医学杂志发表文章显示,空气中PM2.5浓度增加10倍,即PM2.5增加到200微克/立方米,人日均病死率增加11%。今年7月,一份来自挪威、瑞典、丹麦、荷兰、英国、奥地利、意大利、西班牙、希腊的空气污染研究资料公布,这是17个项目队列在上述9个欧洲国家随访了近13年的成果。研究发现,当人长期暴露在氮氧化物和PM2.5、PM10中时,空气中PM2.5每增加5微克/立方米,患肺癌风险增加18%;PM10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患肺癌风险增加22%。“污染时间越长,患肺癌的机会就越大。而氮氧化物、PM2.5、PM10浓度提高与腺癌发病率上升关系尤为明显。”

  钟南山强调,空气污染不仅大幅增加肺癌发病率,也导致心律不齐等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快速提高。“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空气中PM2.5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心血管发病和发生率增加40%,死亡率约增加10%—11%。”他说,空气污染危害是多方面的。PM2.5对神经、泌尿生殖、内分泌、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等影响非常严重。“空气中PM2.5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时,早产儿增多10%;居住在距离马路小于100米的地方,3岁以下婴幼儿发生呼吸道感染的风险较200米以上的高74%。”

  钟南山还特别指出,上述大型队列研究是在空气污染低于目前欧洲标准,即PM10小于40微克/立方米,PM2.5小于25微克/立方米情况下研究所得的。当前,我国很多城市空气中的PM10、PM2.5早已突破200微克/立方米,甚至高达1500微克/立方米,如此高浓度的空气污染“对死亡率的影响无从得知”。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PM2.5标准,是根据美国六大城市和欧洲研究总结出来的。他们是在PM2.5最高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的条件下进行研究的。”在中国科协第77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唐孝炎说,在我国空气高污染情况下,公众健康的风险系数究竟如何?我国空气污染健康危害是否存在区域特征?长期在较高污染条件下生活,跟非长期在污染条件下生活的人群相比,耐受力有何不同?长期受煤燃烧污染影响,跟不完全烧煤国家的人群相比,健康状况会有什么变化?这些疑问都还没有确定答案,我国必须加大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方面研究力度,以解答上述疑问。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阚海东对钟南山、唐孝炎两位院士观点表示赞同。他说,我国目前缺少精心设计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此外,制定空气质量标准是为保证人群健康,欧美国家较低污染水平下的暴露反应关系系数并不适用于我国,未来我国在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时,须充分考虑国情,在国内研究基础上,制定符合我国公众健康情况的空气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