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
实验室仪器
按功能分按专业实验室分
- 化学合成
- 乳品类检测专用仪器
- 细胞工程类
- 种子检测专用仪器
- 病理设备
- 1. 乳品类检测专用仪器
- 1. 种子检测专用仪器
- 层析设备
- 动物实验设备
- 粮油检测
- 生物类基础仪器
- 植物土壤检测
- 1. 电泳(电源)仪、电泳槽
- 2. 分子杂交
- 3. 基因工程
- 4. PCR仪
- 5. 紫外仪、凝胶成像系统
- 药物检测分析
- 地质
- 纺织
- 分析仪器
- 农产品质量监测
- 1. 农药残毒快速检测仪
- 2. 农产品检测试纸
- 3. 农产品检测试药片
- 4. 土壤、化肥快速检测仪
- 5. 种子外观品质分析仪
- 水产品质量安全
- 水产技术推广
- 水生动物防疫
- 食品检测实验室
-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1. 快速检测试剂盒
- 2. 肉类检测仪器
- 3. 食品安全快速分析仪
- 4. 食品安全检测箱
- 5. 食品检测仪器配套设备
- 6. 食品安全检测仪器
- 7. 三十合一食品安全检测仪
- 8. 相关配置、配件
- 供水、水文监测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热销品牌 - 工业仪器
- 户外仪器
- 环境监测
- 便携式仪器
- 在线式仪器
缺乏有效检测方法致食用调和油标准难产
[2013/9/3]
调和油缺乏国家标准调和油原料比例成迷
花生调和油、橄榄调和油、深海鱼油调和油,这些调和油大家都可以在超市的货架上可以看到。但这些产品中的花生、橄榄、深海鱼油等比较贵重的原料,在调和油里的比例究竟有多少,我们不得而知。
在当前食用油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以一百块钱的大豆油品为例,刨除了生产、包装和销售的成本,大概只能赚取三块钱左右,也就是大概3%左右的盈利水平。相比较而言,一百块钱以大豆为基础的调和油,盈利可以达到6块钱,增加了一倍,但里面大豆的比例却不得而知。
根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市场上很多的花生调和油当中的花生比例不会超过10%,但冠以花生调和油名字之后价格却可以大幅提高。中国粮油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王瑞元认为,调和油市场一直缺乏国家标准,在巨额利润的诱惑下,一些企业可能会对调和油中各个原料的比例进行适当的调节,他也期待着各家企业能够尽快公布原料比例。
王瑞元:因为现在没有国家标准,所有企业可以用自己的品牌冠名,今后国家标准出台以后,不能随便冠名,我们通称“适用调和油”,调和油标准半年前就开始准备,很快就出来。我也希望有些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向百姓公布自己的配方。
中储粮公布调和油配方揭开油市潜规则
一桶花生调和油含多少纯花生油?也许达到33%,也许不足10%,甚至只有花生香精,但冠以花生调和油的名字后,价格却可以大幅提高,这在食用油市场早已是公开的“秘密”。日前,中储粮油脂公司一款食用调和油新产品的发布引起了高度关注。与市场上大多数同类产品不同的是,这一次,在这款新产品的外包装上明确标注着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等油品的比例。率先公布成分比例,中储粮油脂公司的举动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不过是一种营销、推广的策略,但对媒体和公众而言,却是击中了目前市场上食用调和油随意勾兑、冠名混乱的要害。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市场上的花生调和油中花生油的比例都不超过10%,冠以花生调和油的名字后,价格却可以大幅提高。由于调和油的产品配方不强制公开,一些厂商为了降低成本,倾向采用成本较低的油种作为调和油的主要成分。另外一些厂家则肆意夸大宣传单种油的含量;更有一些不法厂商将动物油甚至用低廉有害的花生香精掺入调和油中。
中储粮油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庆荣介绍,食用调和油是一种高毛利率产品,调和油生产企业往往是用价格低的食用油作为调和油的主要成分,用低价食用油作主要成分,却用高价油品来为调和油命名,这是当前食用调和油市场存在的“潜规则”。“比如橄榄调和油、芝麻调和油,其实橄榄油、芝麻油在其中的占比还不到1%,而加入了大量廉价的棕榈油,市场售价却不菲。”此次中储粮油脂有限公司公开“揭黑”,指出了市场上存在调和油所含各种油料的具体成分和比例不透明的现象。
受阻“检测关”食用调和油国标难产
在食用植物调和油市场,国家标准缺位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记者近日通过业内人士了解到,食用调和油国家标准仍在征求意见阶段,由国家卫计委征求农业部、商务部、国家粮食局等部门意见。目前国家标准迟迟没有出台,核心问题在于缺乏有效准确的检测方法。
早在2005年,食用调和油国家标准的编制就被提上日程,2008年《食用植物调和油》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完成,并提交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定。去年8月,中国粮油学会一位负责人表示,食用植物调和油国家标准有望于当年底或今年上半年出台。
然而,食用调和油国家标准并未如期出台。国家卫计委有关人士不久前透露,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修订整合工作已启动,要将调和油纳入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中,增加相关数据定义和安全指标,并添加标识要求,以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据了解,食用调和油市场存在混淆概念、随意冠名、以次充好等问题,特别是调和油成份和配比标准模糊不清,让不少企业有了“暗箱操作”的空间。如以较高价格销售的所谓“橄榄调和油”、“花生调和油”中,实际只含有很少量的橄榄油、花生油。
针对这种现象,中储粮油脂公司去年率先公布其食用油产品的主要成分和配比,近日又联合专业院校和科研机构首度公开了调和油产品的检验方法,希望以此推动食用调和油国家标准的出台。
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何东平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目前通过离子迁移法可以对食用调和油进行定性检测和识别,检出率能够达到98%,下一步还将继续进行定量检测的研究。争取明年将此种检测方法作为行业标准进行立项,一旦检测方法的行业标准确立,食用调和油的国家标准有望很快出台。
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副会长王兴国认为,很多机构都在进行检测方法的研究,如果能够尽快出台食用调和油检测方法的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将有利于调和油市场的监管和消费者利益的保护。
花生调和油、橄榄调和油、深海鱼油调和油,这些调和油大家都可以在超市的货架上可以看到。但这些产品中的花生、橄榄、深海鱼油等比较贵重的原料,在调和油里的比例究竟有多少,我们不得而知。
在当前食用油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以一百块钱的大豆油品为例,刨除了生产、包装和销售的成本,大概只能赚取三块钱左右,也就是大概3%左右的盈利水平。相比较而言,一百块钱以大豆为基础的调和油,盈利可以达到6块钱,增加了一倍,但里面大豆的比例却不得而知。
根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市场上很多的花生调和油当中的花生比例不会超过10%,但冠以花生调和油名字之后价格却可以大幅提高。中国粮油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王瑞元认为,调和油市场一直缺乏国家标准,在巨额利润的诱惑下,一些企业可能会对调和油中各个原料的比例进行适当的调节,他也期待着各家企业能够尽快公布原料比例。
王瑞元:因为现在没有国家标准,所有企业可以用自己的品牌冠名,今后国家标准出台以后,不能随便冠名,我们通称“适用调和油”,调和油标准半年前就开始准备,很快就出来。我也希望有些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向百姓公布自己的配方。
中储粮公布调和油配方揭开油市潜规则
一桶花生调和油含多少纯花生油?也许达到33%,也许不足10%,甚至只有花生香精,但冠以花生调和油的名字后,价格却可以大幅提高,这在食用油市场早已是公开的“秘密”。日前,中储粮油脂公司一款食用调和油新产品的发布引起了高度关注。与市场上大多数同类产品不同的是,这一次,在这款新产品的外包装上明确标注着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等油品的比例。率先公布成分比例,中储粮油脂公司的举动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不过是一种营销、推广的策略,但对媒体和公众而言,却是击中了目前市场上食用调和油随意勾兑、冠名混乱的要害。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市场上的花生调和油中花生油的比例都不超过10%,冠以花生调和油的名字后,价格却可以大幅提高。由于调和油的产品配方不强制公开,一些厂商为了降低成本,倾向采用成本较低的油种作为调和油的主要成分。另外一些厂家则肆意夸大宣传单种油的含量;更有一些不法厂商将动物油甚至用低廉有害的花生香精掺入调和油中。
中储粮油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庆荣介绍,食用调和油是一种高毛利率产品,调和油生产企业往往是用价格低的食用油作为调和油的主要成分,用低价食用油作主要成分,却用高价油品来为调和油命名,这是当前食用调和油市场存在的“潜规则”。“比如橄榄调和油、芝麻调和油,其实橄榄油、芝麻油在其中的占比还不到1%,而加入了大量廉价的棕榈油,市场售价却不菲。”此次中储粮油脂有限公司公开“揭黑”,指出了市场上存在调和油所含各种油料的具体成分和比例不透明的现象。
受阻“检测关”食用调和油国标难产
在食用植物调和油市场,国家标准缺位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记者近日通过业内人士了解到,食用调和油国家标准仍在征求意见阶段,由国家卫计委征求农业部、商务部、国家粮食局等部门意见。目前国家标准迟迟没有出台,核心问题在于缺乏有效准确的检测方法。
早在2005年,食用调和油国家标准的编制就被提上日程,2008年《食用植物调和油》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完成,并提交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定。去年8月,中国粮油学会一位负责人表示,食用植物调和油国家标准有望于当年底或今年上半年出台。
然而,食用调和油国家标准并未如期出台。国家卫计委有关人士不久前透露,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修订整合工作已启动,要将调和油纳入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中,增加相关数据定义和安全指标,并添加标识要求,以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据了解,食用调和油市场存在混淆概念、随意冠名、以次充好等问题,特别是调和油成份和配比标准模糊不清,让不少企业有了“暗箱操作”的空间。如以较高价格销售的所谓“橄榄调和油”、“花生调和油”中,实际只含有很少量的橄榄油、花生油。
针对这种现象,中储粮油脂公司去年率先公布其食用油产品的主要成分和配比,近日又联合专业院校和科研机构首度公开了调和油产品的检验方法,希望以此推动食用调和油国家标准的出台。
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何东平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目前通过离子迁移法可以对食用调和油进行定性检测和识别,检出率能够达到98%,下一步还将继续进行定量检测的研究。争取明年将此种检测方法作为行业标准进行立项,一旦检测方法的行业标准确立,食用调和油的国家标准有望很快出台。
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副会长王兴国认为,很多机构都在进行检测方法的研究,如果能够尽快出台食用调和油检测方法的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将有利于调和油市场的监管和消费者利益的保护。
上一篇:科技部推进生物燃气产业化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