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 河南郑州将打造智能传感谷

[2018/9/12]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传感器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感知层都离不开传感器,据统计,目前全球传感器约有2.6万余种,并且还在不断地增加,传感器已经成为未来智能时代的重要基础。
 
  在智能时代,传感器将遍布生活和生产的各个角落。尤其在物联网风起云涌的今天,各国都极其重视智能传感器技术的发展。目前,全球传感器市场主要由美国、日本、德国企业所主导,垄断了70%以上的市场份额。我国本土企业与这些国家的先进技术相比,高端产品制造水平差距巨大,中端产品的芯片依赖进口,关键技术尚未突破,没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我国传感器市场被外资企业主导,本土企业市场份额较小。
 
  在物联网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传感器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且逐渐呈现高端化的发展趋势。为推进我国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工信部制定了中国智能传感器三年行动计划,包含四大方面:一是补齐设计、制造等关键环节短板,推进智能传感器向中高端升级;二是面向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重点领域,开展智能传感器的应用示范;三是建设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提升技术研发、标准制定等能力;四是合理规划布局,完善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2018年7月3日,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正式在上海揭牌。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将以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和中试为目标,专注传感器设计集成技术、先进制造及封测工艺,布局传感器新材料、新工艺、新器件和物联网应用方案等领域,力争在我国建成世界级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
 
  9月6日,河南郑州市政府办公厅发布《郑州市智能传感器产业培育专案》,经过3-7年发展,郑州市要打造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成为全国重要的特色智能传感器产业基地,建成国际知名的智能传感器应用示范城市。
 
  为加快郑州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方案》明确,郑州市将依托龙头企业,实施精准服务,集聚资源配置,强化需求导向、完善政策配套、聚焦品牌升级,培育壮大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发展速度快、质量效益好、带动作用大的领军企业(集团),增强智能传感器产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到2020年,产业规模突破100亿元,带动关联业态规模达到300亿元;到2025年,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关联业态规模达到1000亿元。